感谢书友:“飘逸的猪毛”的万赏! …… 北平的夏天虽然比南方好些,可也好不到哪去。 气温还没到最高,没入伏,这对于常年在海上的郑和来说只是小意思。 身后跟着一脸了无生趣的徐钦,郑和进了大殿。 “陛下,臣回来了。” 郑和有在朱棣面前自称臣的底气,行礼后,他起身,昂首道:“陛下,臣此行护送各国使者归国,历经占城等地,艨艟所到之处,外邦上至君王,下至黔首,无不敬若神明。陛下旨意一出,万众欢呼,声震四海!臣,为陛下贺,臣,为大明贺!” 虽然是太监,可郑和的声音铿锵有力,带着金石之音,在殿中回荡着。 ——艨艟所到之处,外邦上至君王,下至黔首,无不敬若神明! 这,就是大明的国势之威! 这,就是汉人的赫赫武功! 朱棣的呼吸急促了些,脸色有些涨红。他目光转动,看到那些臣子们不少也是如此反应,有的甚至双拳紧握,激动的不能自己。 国势如斯,怎能不振奋! 朱棣的目光一暗,因为他看到了一部分官员都是在强笑着,显然对这等功绩不以为然。 这是对大明的势力扩张觉得不满意的官员,他们只希望把国门关紧,就像是洪武年间一样,大家窝在中原,然后该怎么玩就怎么玩。 至于宝船,最好是一把火全烧了。 最好立一条规矩:此后谁敢提出海者,皆为佞臣,人人得而诛之! 朱棣的心中转动着一些念头,对山/东的事减少了几分杀意。 这些官员代表着相当一部分文人的意见,不可轻忽! “陛下,那些使者皆已安置,那些贡品和香料金银等物臣已经和户部交接,臣请告退!” 朱棣点点头,至于郑和的赏赐,自然会在稍后进行。 本是欢快的气氛,随着郑和离去变得有些凝滞。 朱棣沉声道:“户部那里朕不用管,山/东如何?” 你们喜欢闭门自守,那朕就揭揭你们的伤疤! 果然,这一茬事是文官们说不愿意提及的,顿时都沉默了下来。 杨士奇去了山/东坐镇,杨荣出班道:“陛下,粮食已经运入了山/东,杨大人正组织百姓兴修水利,力保山/东今年能避免绝收。” 想转移话题吗? 朱棣冷着脸道:“朕问的是那些官吏!” 杨荣苦涩的道:“陛下,均已认罪。只是兴和伯的手段过了些,有两个吓疯了。” 朱棣摇摇头:“那是锦衣卫的人审讯的结果,此辈上不能辅佐君王,下不能安抚黎庶,却又胆小如鼠,斯文败类!” 群臣无声,山/东此次出现坍塌式的贪腐,难道朝中就没有责任? 想想下去巡查的御史,想想吏部,想想户部。 夏元吉出班道:“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