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阁 > 历史军事 > 大明:爷爷,我们一起跑路吧! > 第170章 鼎盛时期的大明

第170章 鼎盛时期的大明(2 / 1)

武聚一口苏州腔,正是马王妃的故乡,让马王妃更加高兴。

“嗯,要称呼我为姑母...”

“响!”一道清脆的声音响起。朱雄英微微一愣,这两兄弟的年龄差距,实在是太大了,虽然是奶奶母亲的亲人,跟奶奶的关系比较疏离,但也算是朱标的同辈。

有了老太太的人脉,以后无论是哪一方上位,都要给那两个小家伙一个面子,所以朱标也没有那个胆量去做什么事情。

马后娘娘握着两人的手,叽叽喳喳说了许久,不是喜形于色,就是竖起耳朵,良久,她叫来了朱雄英:

“大孙子,你带着这两个小家伙,好好逛逛皇宫...”

“好的。”朱雄英一边说着,一边拉起两人,向外走去。

朱雄英转过身来,虽然是一对双胞胎,但性格上,完全是两个极端。

武忠依旧是一副不苟言笑的模样,老老实实的站在那里,而武聚则是一脸的茫然,他的目光,落在了朱雄英的身上。

朱雄英道:"你肚子饿了?"

武忠和武聚都是点了点头,武聚也是点了点头。

"今日入宫时,外公请我们去京中喝了一碗麻辣汤面,味道好极了!"

他一边说着,一边砸吧砸吧着嘴巴,一副很享受的样子。

“现在几点了?”朱雄英忍不住的轻哼一声,转过身去,对赵墩子道:

“先走吧,我们先在御花园里等...”

说到这里,朱雄英摇了摇头。

"两位来自宿州?长途跋涉,很辛苦吗?我们去休息一下...”

一直没有说话的武忠,突然开口说道,脸上带着一丝羞涩的笑容:

“不辛苦,自从父亲上山被黑熊吃掉后,我们就一直跟着他...”

“那个武忠倒是有些有趣。”朱雄英点了点头,陷入了沉思之中。

在那御花阁中,武忠和武聚两个人,对于朱雄英,更是有着一种莫名的亲切感,所以两个人对于朱雄英,更是有着一种说不出的感觉。

他们虽然年纪不大,但却是谈吐不凡,无所不谈。

话题从衣裳、衣裳开始,渐渐转到了县官二字上,再转到了县官二字上。

当他们得知,县太爷每隔一段时间,都会定期往家里寄些食物时,更是一脸的感谢。

朱雄英忽然道:“其他几个村庄也是这样?”

“这——”武忠和武聚都是一愣,他们也不明白,这到底是怎么回事情。

朱雄英也不多说,两人谈起了种田,作为一个农民,两人年纪都不大,但已经足够了。

哪种稻田一公顷能产出三百多公斤的稻谷,哪种山地稻田能造成作物产量下降,哪种山地稻田能造成作物产量下降,哪种荒芜的土壤能被农民所利用。

武聚也是开口了。

“可以种植枸杞,种植冰菜,种植白杨...”

"冰蔬菜是一种咸蔬菜,可以直接做成腌制蔬菜,没有食盐,而白杨,可以做成一口棺木

“这是假的!”武忠立刻否认道:

"杨不是用来作棺的,外公说,‘柳下垂,死者不眠’,不是用来作棺的!"

武聚却是一脸的不解:"为什么?"

“三叔当年也是被人用这棵柳木做成了棺木,才去世的!”

朱雄英静静聆听,他曾从朱元璋那里听说,“柳下垂,不眠杨”之语。

这就意味着,不能用柳当房顶,不能用杨家的木头当棺木,这其中的缘由,朱元璋并没有明说,朱雄英自然也就不清楚了。

然后,他们谈起了驴子。

武聚也是开口了。

“这头驴子,是我们的一头母驴子,还有一匹专门为我们挑选的一匹战马,用来配种的。”

“一开始,骑着马匹的士兵说,我们的毛驴只会生驴,不会有我们的毛驴。”

“可是,我外公执意要给它生下一个孩子,据外公说,在生下这个孩子的过程中,那匹马并不想要,被一个军官用一块黑布蒙上了眼睛,然后生下了这个孩子。”

说到这里,武忠来了兴致,说道:

“是啊是啊。”

“后来,这头毛驴就很难生产了,幸好有一个军官给它喂了一瓶绿色的药剂,这头毛驴就把它给弄下来了,真是太可怕了...”

朱雄英忍不住轻哼了一声,这两个小家伙,对皇室的权力还不是很清楚,根本听不懂他们说的是啥意思。

等他们长大后回忆起来,在自己的孙子面前谈论自己的后代,一定会很高兴吧...

但是现在,武忠、武聚两人的出现,却让朱雄英看到了一个全新的世界。

李麻子走进了奉天大堂,跟朱元璋解释道:

“老祖宗,这两个小家伙,我很欣赏,可否将他们留在这里,供我读书?”

朱元璋见马王妃陷入了思考,便笑着点了点头,看来马王妃对这两个小家伙,还是很有好感的。

原本马后娘娘的亲戚,就没有一个是朝中的官员,这个倒是马后娘娘主动说了出来,而这两个小家伙,也都是很听话的,倒也让她觉得顺眼。

而对于武从真来说,他的心中却是有着一丝的不舍。

他来这里倒不是为了图权势,而是担心自己的两个外孙,顺便给两个外孙开开眼界。

他虽然不识字,但也明白一件事,那就是跟在皇帝身边,就像是跟在皇帝身边一样。

像他们这样的乡巴佬,根本就不可能参与到朝堂上的事情中去,虽然他们得到了女帝的赏识,但以后就不一定了。

他还不如留在自己的土地上,靠着耕作为生。

最终,马皇后似乎看穿了他的心思,安慰他说:

“六叔,你不用担心,我会照顾好那两个孩子,不会被人欺负的。”

朱雄英见马王妃妥协,心中大喜,心中也是暗自发下了誓言。

以后,自己的儿子要给那些农家子弟当书童,那些农家子弟不会什么诗文,不会什么兵器,却要会种地。

夕阳西下,夜晚降临。

今天皇宫中有一场盛大的宴会,陆续有外来官员入皇城,甚至还有沐英与何福这两个与朱标相谈甚欢的人,也跟着入了皇宫。

宴会的地方,是皇城中的一片花园,平时人迹罕至,但却很是宽敞,是一场盛大的宴会。

此时已经到了最繁华的时刻,从太阳落山的那一刻起,天空就一直在放着烟花,到处都是燃烧的篝火,将这一片区域映衬的如同白天一般。

街道上,熙熙攘攘的人群,络绎不绝,他们东张西望,就好像是在逛街一般。

到处都是歌舞、杂戏和音乐,许多的藩人和土司也会表演

跳着独具特色的舞。

这样的宴会,是非常随意的,只有少数的官员,才能坐在自己的位置上,其他人,如果不是靠近陛下,想要什么,想要什么,都可以。

或者是四处走走,或者是举杯,或者是和认识的人聊聊天。

还有几个王妃和王妃,但更感兴趣的是灯笼和表演。

为求与百姓共享欢乐,茅军又找到秦淮河上夫子庙上许多值得信赖的商人,一同进入皇城。

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

朱元璋来得正是正是风和日丽的好时机,他一出现,原本喧嚣的气氛顿时安静下来。

身为一国之君,他自然不会在外面赴会,在他的背后,是一座装饰得富丽堂皇,装饰得富丽堂皇,灯火通明。

正堂有一个很高的台基,高过地面,朱元璋坐在那里的桌子上。

皇帝的案头与案头,各有一面双龙戏珠帘,还有一面明黄色的帘子,遮住了灰尘。

一根根细细的丝线绑成的布条,从布条上垂落,在微风中轻轻摇曳。

朱元璋一家三口,从一旁登上高台,来到盛放着各种鸡鸭鱼的皇家餐桌旁。

朱元璋双手叉腰,傲然而立,环顾四周。

因为是一次宴会,所以人数很多,所以台下的官员们,也就一百八十个人能坐在一张桌子上。

不是朱元璋的亲生骨肉,就是公侯勋贵,就是大明京中的实权人物。

朱元璋举起双手,示意众人安静下来,然后大声说道:

"今日,大家痛痛快快的喝酒,到底是谁是真正的男子汉,还是真正的男子汉,就在这杯酒里一决高下吧!"

朱元璋说话时,嗓门大,嗓门大,显然是很开心的。

朱元璋在火光和灯笼的照耀下,两眼放光,谈笑风生,再三叮嘱手下人,一定要一醉方休。

这让文武百官都很惊讶,一位视颜面,视规则如生命的帝王,竟然如此神采奕奕。

不仅是陈小北,就是徐达,冯胜等人,也是一脸懵逼。

他还以为,只有鄱阳湖上,看到陈友恕的尸体时,会有这样的欢声笑语。

见众官员也都面带笑容,纷纷应和,朱元璋便将手中的银壶银碗,斟满一碗美酒,送到朱雄英面前:

“大孙子,杀鸡儆猴!”

“好的。”朱雄英带着一丝激动,谨慎的看了一眼不苟言笑的祝标,然后上前两步,举起了手中的杯子。

“诸位叔叔,雄英,我们喝一杯!”

朱雄英喝了一口酒,然后抬起头来,就看到了一片漆黑如墨的天空。

"大孙子,干得漂亮!"朱元璋毫不掩饰自己对他的赞赏。

对于朱雄英来说,哪怕是一件微不足道的事情,也足够他说上几句了。

一杯美酒喝完,群臣纷纷向朱元璋举杯行礼,气氛顿时热烈了起来。

将酒放好,朱棱跟朱桐还有朱棣跟朱楠小声的聊着天,冯胜跟徐达也都各自用筷子将一只鸭子给吃了下去。

刚刚被封为瀛国公爷的傅友德,端着一壶酒水,往桌子上倒了一杯,一饮而尽。

朱元璋咧嘴一笑,转过身来,对着朱标问道:

“你可以喝了”

“是,皇上…”朱标点了点头,看了一眼朱雄英,便从一旁离开高坛,朝着下方的人群中走去。

“孙子,你随爹爹一起看戏。”朱雄英道。

这是一场盛大的宴会,有不少人送来了美酒佳肴。

人活一世,必有一世英名,朱标是个心高气傲的人,他不会做这种无关紧要的事,也不会做。

越是远离朱元璋的城市,越是喧嚣,有些人一边喝酒,一边闲聊,遇到认识的人也会聊上两个小时。

朱标提着一杯酒,一步一步的往前走,他所过之处,一片死寂,就像当年朱元璋那样,一直到后来,才有了拜年的声响。

“在下河南左布政,崔大器,拜见太子殿下,太孙殿下。”

这两个人看起来都是四十多岁,穿着一身官服,骨瘦如柴,三缕胡茬。

刑浩是河南的左都尉,他在河南呆了几个月,一开口,河南话就带着很重的味道。

但他们的问候方式都是异口同声,将自己的身份和姓名说了一遍,希望能让朱标记住他们。

“哈哈哈...”朱标微笑着点了点头,然后端起酒杯,喝了一大口。

"不必了,继续吃吧,我最讨厌的,就是这种热闹”

"你们若能好好管理这片土地,就是对我的最大贡献。"

见崔刑两人都是一副讨好的笑容,朱标摆了挥手:

“两位请慢用,我去看看”

“耶?”一声轻笑。刑浩一脸的莫名其妙,这可是一个接近皇子的好时机,他怎么可能连话都不说就离开!

不管怎么样,我都要夸你一顿...我可以说几句话!有勇必有谋。

于是他咬了咬牙,继续问道:

"王爷,我代表河南的子民,请王爷开恩

“讲”朱标回头道。

“是...”邢浩对陈凡更加尊敬,低头应道:

“河南没有足够的盐分,每年都要购买山西的盐分,以备不时之需...”

“且不说盐业运输艰难,单靠官方的盐业,根本无法满足普通民众的需求,一些府县的盐业,一到市场,立刻就会被抢购一空...”

“还有几个私盐商人,他们……”

刑浩脸上露出一丝迟疑之色,随后一副痛心疾首的模样:

“我也不想骗陛下,因为我的人手不够,监管不力,所以有些商人会故意隐瞒消息,我已经让人调查了一下,河南的盐价是山西的两倍左右...”

“但盐巴却是必不可少的,有些人冒着生命危险,挖出了悬崖上牲畜食用的盐巴,每年都有不少人掉下悬崖,甚至有些村民,还会用到望望盐...”

“旺旺是何物?”一旁的朱雄英忽然出声。

“属下...属下...”刑浩抱拳一礼:

"有些家庭买不起,或者他们买不起,他们会用绳子吊在桌子上面。"

"吃饭时,仰头望着那盐袋,想象着里面的盐,抚慰心灵,因此得名,叫做‘望族之盐’...”

朱雄英正皱眉沉默不语,一旁的朱标却忽然出了一句话:

“这事儿我早就听说了,归根结底,就是人多了,盐也不够用”

"唉..."朱标长长吐出一声长啸。

"这些年来,我大明朝各地区,人口增长速度很快,不仅是河南,全国都是如此,我父亲也曾吩咐过,凡是缺少盐大省,如河南,江西,都可以在茶叶和盐业上给予优惠。"

“我相信,从今年年底开始,河南的盐荒将会得到很大的缓解...”

说完,朱标意味深长的瞥了一眼刑浩道:

“关于盐价的问题...你身为一名读书人,在稳定盐价方面,缺乏一些果断的措施。”

“对于这些盐商人,官府只许他们卖盐,却不许他们抬高价格,你懂么?”

“属下...”刑浩老脸一红,略显尴尬。

“我知道了…”

"嗯..."被刑浩这么一问,朱标点了点头,他也有了开口的冲动,这才平复了一下心情,继续开口道。

“河南税收巨大,你们身上的责任,可不小啊...”

"除了茶叶和食盐之外,还有水运,桑麻,渔业,军粮,农田等等。"

“特别是江河,你等都是边陲之地,对江河的了解远超朝廷,一定要让父皇,让孤,让朝廷放心”

“黄河洪灾,自古以来就有,这些年天气好,加上河里的官吏们勤勉,总算没有闹出多大的事情来。”

“不过,你也不要沾沾自喜,一定要想出一个可行,可靠,强硬的计划。”

“是,陛下。”刑浩躬身道。

朱标说出这样的话语,也正是为了这个。

当他再次抬头的时候,朱标却是提着一只金色的灯笼,消失在远处。

朱雄英也是一脸的无聊,跟着旁边的秦无用跟着朱标,只觉得自己和眼前的小公公简直就是一个哼哈二将。

朱雄英也不打算再走了,只想快点吃饭,然后回家休息,虽说能和朱标一起学习,这是别人梦寐以求的事情,但他今天实在是太疲惫了。

但朱标却是个很有耐性的人,每到一个地方,他都会停下来观察一下,偶尔遇到一个熟悉的人,他也是皮笑肉不笑地对着对方点了点头,心情好的时候,他也会给对方一些指导。

哈哈!”

“拜见殿下!”

一道尖锐的嗓音响起,让朱雄英很是郁闷,这次怎么了...

朱标转过身来,看到了说话的人正是陕西都督萧成。

朱雄英也转过身来,朱雄英对苏洋的第一感觉就是一个身材矮小,肚儿很大,很浑厚...

他的年龄大概在四十岁左右,在陕西,统领着三十三座兵营,将近二十万大军,也算得上是一个很有前途的人物。

最新小说: 这个暴君,我养的! 大周:我家公主太可爱了 红楼:重生僵尸,我参军修行 持娃上岗之雌霸天下 我在大唐是传奇 隋唐:从突厥入侵开始 皇叔 大唐:女帝竟能偷听我心声 天空中一朵云 秦时影帝成长日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