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阁 > 历史军事 > 大唐:代管熊孩子,教成国士无双 > 第75章 红薯的暂时替代品

第75章 红薯的暂时替代品(1 / 1)

程处默解释了自己上午并未准时出摊的原因,李玥儿这才释怀。

“今天还是和往常一样?”

“嗯,和往常一样。”

程处默取出摊位上的地瓜,又从中挑选了几个品相较好的,放在一起,装给李玥儿。

而李玥儿也顺势接过地瓜,并递给程处默一些铜钱。

“月儿姑娘,可是还有其他事情?”

因为李玥儿在接过地瓜以后,并没有直接离开,而是仍旧在一旁伫立,于是,程处默便如此问道。

“三天以后,乃是十五,长安城里会有一场花灯会,不止你是否有空愿意与我同游?”

李玥儿倒也不含糊,直接邀请道。

“花灯会?”

见月儿姑娘如此主动,程处默自然不会辜负了对方。

“好,三日之后我定然赴约!”

“那就说好了!”李玥儿看起来心情不错,脚步轻快地离去了。

而程处默,则是招呼起了其他前来购买红薯的百姓。

只是因为心中一直思考着几日以后花灯会的事情,所以难免有所错漏。

不过百姓对此倒是并没有什么怨言,毕竟对方穿着守备军团的衣服,所以除了提醒之外,也没有其他动作了。

“打群架吗?”书童按照往常向林休汇报着各个弟子今日的情况。

由此,林休也知道了上午在城东发生的那件事情。

不过对此,他倒是并不反感,弟子们有血性,能够打抱不平,这是一种好的品质。

若是明明见到了这副情况而且有能力去改变,却反而对此视而不见,这才是真正的悲哀。

对于弟子们的作为,林休并无指责之意,然而,另一个问题却又困扰着林休。

这些日子,红薯的销售意外地火爆。

以至于盛唐书院的库存已经所剩无几。

毕竟这一部分红薯,也是林休作为培育种特意命农庄里的庄民栽培出来的。

经过了这几日的销售以后,已经所剩无几了。

但这样做的效果也是不错的。

光是在这一周内前来庄子里询问的农户或是地主就有不少。

其中还有部分直接出价就想要买一些红薯良种回去种植。

当然,作为种子的红薯林休自然是备齐的。

在上门求购的农人里,林休也筛选了其中部分相对可靠的存在,授予了他们良种,以及红薯种植的相关经验。

这些被选中的农人大多来自于不同的地方,因为各种原因来到京城,恰巧就嗅到了红薯这种作物的价值。

当然,在授予红薯的同时,林休也让这批人作出保证:

等到秋季,红薯成熟以后,他们需要拿出一部分的收获赠予或者低价卖给当地的农户,并且将自己所学到的关于红薯种植相关的知识一并授予购买者。

如此,红薯才能真正被推广!

说起来,这批人的规模不小。

但相对于整个大唐而言,却又少了点。

若是仅仅依靠这么零星几个小点,要将红薯推广开来还是需要很长一段时间的。

虽然说,林休现在不缺时间,也等得起。

但是对于大唐的百姓而言,红薯早一天被推广开来,他们便能更早一天可以吃得上饱饭!

所以林休还是用上了官方的渠道。

何为官方渠道?

自然是通过李世民下诏让各地百姓开始种植红薯。

如此双管齐下,一边是自主地选择并种植;一边是听从圣命而开始种植和培育。

相信一定可以将红薯更快地推广,让更多百姓受益。

红薯的问题有李世民那边可以求助。

但弟子们若是没了红薯,摆摊的生活自然也就要结束了。

可对于林休而言,他的这一课并不打算那么早结束,在原计划中,这一课至少要持续两旬之久。

但他没有想到的是自己学生的带货能力不是一般的强,整个庄子收获的红薯,仅仅七天便被消耗了六成。

余下的除去作为种子不能动用的,就所剩无几了。

既然红薯消耗完了,那么要继续之前的摆摊,就要寻找另外一种替代品了。

这种替代品需要具备一些特征。

比如量大价廉。

毕竟若是价格过高,绝大多数的百姓都是无法承受得起的,而这样的东西让弟子们拿去进行售卖,也就失去了试炼的意义了。

至于数量,若是太少了,三下五除二便被卖光,那样后续也是一个麻烦的事情。

思来想去,林休将主意打到了自己的第一批学生头上。

当初自己给马苍三人分别布置下了课业。

其他几个弟子在这个时候倒是派不上什么用场。

但是马苍却是恰好正在研究农业相关的东西。

那蝗灾的防治做得很是不错,林休自然也是满意的。

而后续那曲辕犁,由于在圣上面前展示了图纸,所以后续也交由朝堂天工局进行制造推广。

眼下不少地方的百姓都用上了新的曲辕犁,生产效率也都提升了不少。

而马苍的第三个课业,就是培育杂交水稻。

而培育杂交水稻,最难的并不是后续的过程,而是找到一株性状优良的母稻。

马苍便是因为江南的水稻种植规模最大,最有可能出现他心目中的母稻,所以才赶赴江南的。

林休现在所要的自然不是那杂交水稻。

且不说马苍很难在这么短的一个时间内找到真正合适的母稻。

即便他找到了,培育起来也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

林休此时所想的,便是当初他随手丢给马苍的一个芋头。

这个芋头是他从一个南方来的商人手中买下的。

长安本地是不产芋头的。

毕竟芋头的种植需要大量的水分,而长安并不适合种植芋头。

实际上,芋头是华夏自古以来便发现并种植的一种高产作物。

这东西在大唐,被称为莒,是一种被嫌弃的作物。

首先,虽然它的产量要比寻常稻麦高上不少。

但毕竟芋头里面包含着很多的水分,热量不高。

其次,便是种植环境制约了,芋头不仅需要合适的水土,对于肥力也有一定的要求,若是连续多年种植,产量会很快下降。

这也是芋头虽然很早就被发现并驯化了,但那么长时间过去,始终没有普及大江南北的真正原因。

最新小说: 我在大唐是传奇 皇叔 这个暴君,我养的! 大周:我家公主太可爱了 红楼:重生僵尸,我参军修行 隋唐:从突厥入侵开始 大唐:女帝竟能偷听我心声 持娃上岗之雌霸天下 秦时影帝成长日志 天空中一朵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