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文摇摇头说李婆婆就是一个普通烧火婆子,在天香楼那么久也没出过什么问题,想来应该也不会有事的。
“但是她特地提到照顾小宝,我就觉得好奇怪,怕她有什么不对的地方,这段时间我会多观察这老婆子,看看对方到底是有什么目的。
肖文点点头让裴青凛现在不出去正好可以多陪陪儿子,郁姝也会放心一点,那个奇怪的老婆子引起他们的猜测。
“我去看看小宝,一会再过来。”裴青凛来到儿子对面坐下,小宝抬头看到裴青凛开开心心的扑到了裴青凛身上。
裴青凛也不出声,只是拍了拍对方的肩膀,抱着儿子开口说到:
“小宝好久不见,爹想你了!”父子两久别重逢。
小宝抱着父亲的手很久都没放下来,裴青凛突然想到这是自己多年来第一次抱儿子,他是个男人,从来都不是那样温柔细腻的男人。
“爹,我娘呢?今天只有你一个人回来了吗?”小宝问到,屋子里也没灯,那就是只有父亲一个人,娘没回来了。
裴青凛解释了郁姝在做很重要的事情过几天才能回来,小宝很认真的点头说自己想娘亲了,裴青凛抱着儿子说自己也想她了。
“小宝,你现在还是读书的年纪明天爹给你报读学堂。”裴青凛知道自己离开的这些天,小宝既没尚学堂又没什么事做。
随后裴青凛给小宝讲了京城里面的情势,分析说国子监自己是不可能让他去读的,浩文书院和正坤书院都可以选择。
决定明天第二天带着小宝去这两个书院看看,浩文书院从前是裴家的私塾,后来裴家没了,私塾被朝廷整改成了老百姓的书院。
正坤书院是太傅长子也就是国舅爷开的百姓书院,也是很适合豪门子弟就读的地方,他们给与穷苦老百姓借读的机会,在读期间可以不交学费,等多年学成以后补交齐了书本费就可以顺利在此毕业了。
“小宝,我们明天一起去看看这两个书院,你喜欢哪个我们就在哪个地方读书。”裴青凛说到,又让小宝做好准备,明天去看书院可能还要考究学问。
小宝很有兴趣的点点头,京城果然是大城市,这里的一切都与青山镇不一样,小宝的适应能力很好。
等到第二天早晨起来的时候,裴青凛是被院子里的香味唤醒的,小宝起来以后就被一个热情的婆婆拉到餐桌前,说是做了好吃的给小宝吃。
“婆婆,你是谁?我并不认识你啊,你的东西我不能吃。”小宝是个很有礼貌的孩子,不是自己的东西,再好也不能要。
又一次看到鲜活的小宝,她很高兴一直笑眯眯的看着小宝,说这荷包蛋煮面条是自己做给小宝和裴青凛父子两吃的。
“你可能不认识婆婆,但是婆婆是青山镇天香楼做事的,前天送蔬菜来京城,我见这里也挺好的就留在这做事了,东家人好,让我住在了这里,我总是要表达谢意的,这餐面就算是婆婆的心意了。”李婆婆说到。
此时裴青凛已经洗漱完毕过来了,听到李婆婆的话说她太客气了,这三餐都是天香楼包吃的,以后不必再另外去做了。
“东家,婆婆心里感激,当年也是东家让我到天香楼做事的,一直没跟东家说谢谢,今天借着这机会说一声谢谢,东家不用客气,您吃了好带少爷去找学堂,快吃!”李婆婆殷切的张罗着。
小宝连声表示自己不是什么少爷,不许这样叫自己,李婆婆只好也叫小宝,父子两这才乖乖吃下早餐。
早餐后,裴青凛带着小宝一起去了青龙大街那边,说京城的几个学堂都在青龙大街,国子监是官家学堂多是官家子弟,裴青凛平头百姓,小宝是进不去国子监读书的。
“国子监我和娘去看过,却确实够大够气派,但是并不适合我们。”小宝说到,如果他们是官家子弟,自然国子监是不二选择了。
“小宝可以去浩文书院和正坤书院看看,这两个都是老百姓书院,浩文从前是私塾,后来整改成了朝廷的书院,正坤是国舅爷办的,都是口碑很不错的书院。”裴青凛介绍。
浩文书院的整改就是把效忠裴家的先生全部换掉,换成太傅的门生。
如今里面的人应该都不认识自己了,这也是个好事,小宝也可以安心在此读书,但裴青凛内心很不是滋味。
他带着小宝走进浩文书院,这里的一草一木似乎还是从前那样,甚至那颗自己亲手与祖父种下的小树,也已经长成了参天大树。
坐在门口把守的老人早已经不是裴家的家奴,而是换了裴青凛不认识的,见到裴青凛父子前来就拦住了:
“这位公子,你二位是过来求学的吧,来填一个报名表先。还有二位的户碟给看看。”一般能来书院的都是求学的,何况还是带着小孩一起来的。
裴青凛拿出自己的新户碟,江子重三个字赫然于上,小宝的资料就改成江小宝,改姓的事情小宝也是知道的。
“青州人…怎么那么远来了京城啊?”老者疑惑问道,裴青凛只说自己是商人,现在到了京城做生意,孩子还小得上学堂。
写好了资料,登记好了以后,裴青凛拿着表格带着小宝一起走进书院,现在还有院长审核这一关。
“孩子,叫什么名字?”浩文书院的山长坐在太师椅上问小宝,小宝毫不却场的站出来如实回答,山长很满意,又问了可有开蒙,学过什么了?
“回山长大人的话,小宝已经启蒙了,三、百、千皆已熟读背诵。”这些启蒙基础,其实早在从前裴青凛就已经交过了。
“很好那你解答一下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这句话。”山长继续提问到,小宝的年纪如果放在京城子弟中却是早就是学习深奥学问的时候了。
小宝站在山面前认认真作答:
“这句话的意思就是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才是聪明的,这句话出自《论语》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