号,无从得知,我们所知道的只有某年某月,燕王造反;某年某月,燕王兵败。
以臧荼的经历与能耐,他没有必要反更没有能力反,如果要反,早在楚汉打得不可开交时,他完全可以攻城略地,招兵买马,扩充势力,扩大地盘。
可是,他没有。
臧荼没有造反的需求,可他的的确确造反了。以刑法理论来解释,犯罪的主观故意除了自发产生,还有胁迫产生!
分析到了这里,我们已经越来越接近事实本来的面目了。
结论是,臧荼被迫造反。
那么问题又来了,谁能有这么大能耐,逼迫一个诸侯王?
关于背后元凶的问题,有一条普遍用于破案的经验很值得借鉴,那就是谁从中得益最大,谁就有最大的嫌疑!
也许你会马上不假思索的给出答案,卢绾。
卢绾同志,不要激动,这个案子还没最终定论,请坐下!
当然,卢绾老兄并不是没有嫌疑,臧荼死后,卢绾马上被任命为新燕王,两件事不能不让人产生联想。
卢绾同志虽说与刘邦同年同月同日同村出生,两人打穿开裆裤的时候就形影不离。但在大汉开国的功劳薄上,卢绾没有几件拿得出手的功绩,却被封为长安侯,封地在长安最肥沃的地方--关中沃野蓝田,而且官至太尉。
臧荼一死,刘邦就示意大臣上书奏请卢绾做燕王。
卢绾老弟能有今天的成就,与刘邦的信任是分不开的。
换句话说,刘邦之所以能那么信任他,是因为可以控制他。
最终,我们的推理指向了卢绾背后的身影--刘邦。
对,就是刘邦。
他无疑是整件事最大受益者,这也符合正常的分析。
你可能又会说,那可不一定,也许刘邦真的是念及当年的兄弟之情,为了封他为燕王,再逼反臧荼呢!
我不否认你的想法,但是,我们以上所做的一切推理,都是要告诉你,揭历史中君君臣臣的老底,你必须站在利益斗争的立场,否则,你就号不准历史的脉搏。
为了这个问题,我们可以请刘邦同志一起来做些特别的探讨。
好,大家可以畅所欲言!
刘邦同志,你这样做会不会略显龌龊了?
刘邦同志,不要生气,你说说你的理由。
寡人必须这样做的理由有四。
第一,臧荼对于我大汉并无功劳,却封了王,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