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身于世家大族,二十六岁便举孝廉,拜守宫令,进入仕途。
二十九岁那年,他投身了曹营,官拜司马,而后逐渐成为了曹操麾下的第一谋士。
被曹操视为,“吾之子房也”。
他为曹操统一北方,立下了汗马功劳。
但他却在建安十七年,因为反对曹操进爵国公、加九锡,被曹**死,年仅五十。
荀彧的一生,是悲剧的。
他帮助曹操定制了正确的政策和策略,是曹营里,非常关键的人物。
但是。
他殉汉而死。
东汉中后期,宦官外戚交替控制政权,党锢之祸尤为惨烈。
先是黄巾农民大起义,然后是董卓之乱,民不聊生。
像荀彧这样的世族名士生活已被打乱,急迫地希望尽快结束这种动荡的局面,恢复秩序。
但他们手中没有军队,也没有权势,只能“择所归附,待时而动”,选择一个自己认为可以“成大业”的人,在为之效力的同时,实现自己的愿望。
荀彧,一直认为自己是汉臣。
刚开始,他和曹操是有着相同的理想的,那就是收复这个天下。
收复这个汉朝的天下。
但是后来,不一样了。
他看见了曹操想要自己当皇帝的野心。
所以,道不同,不相为谋。
“荀彧的政令口号是奉天子以令不臣,从这里,就可以看出,他是一直把自己当做汉臣的。”
“我觉得可以用八个字来形容荀彧,看破世事,洞察人心。”
“荀彧智慧入神,他能在一个人最强盛的时候,睹见他的败亡,强盛如董卓、袁绍,聪明如田丰许攸,没人能逃过他的预言。他亦能在一个人籍籍无名的时候,预见他未来的辉煌。刚出道的曹操,在各路诸侯之中,人微言轻,而荀彧在投靠了他之后,却一点一点,帮助他,握住了天下。”
“逼死荀彧的不是曹操,而是他自己。他做不到装聋作哑,随波逐流。他做不到若无其事的背叛,脱下汉服便食魏粟。他做不到,他真的做不到。他眼睁睁地看着理想的高峰在眼前崩塌,除了殉葬,他别无他法。”
“荀文若:身在曹营心在汉。”
“曹操要代汉,荀彧要扶汉,这两个人,从一开始,方向就不是相同的。”
“说实话,在看了曹操荀彧之后,我更佩服刘备了。”
“荀彧不仅仅是曹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