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年头供销社每天的东西都是有定量的,所以想请人吃饭可不是有钱有票就够的。
好在他们带了冰箱过来,也不怕买回来的菜会坏了。
“好。”江阮阮乖巧应下。
回房间拿了钱和票,就跟着倪晓娇和王君乐一起出了门。
她并没有带着两个小包子。
主要是跟着四个人一起出门,她怕照顾不过来,两只小包子会被忽视。
这不利于他们培养感情,产生信任。
“江妹子,我们这里半个月才能出去一次岛,每天供销社只有五斤五花肉,两斤瘦肉,还有三斤骨头。鸡鸭什么的,每天就一只,但也不一定能卖得出去。海产品的话中午吃饭前都可以去码头,我们买这边老乡的打来的海产品,也算是帮他们解决下困难。”倪晓娇跟江阮阮细细介绍着岛上的一切。
这年头的海鲜不像后世那么贵。
而且这种海岸边,更是便宜的很。
主要是这年头的公路和汽车都不发达,更没有什么冷链运输的技术。
别说海鲜一天就不新鲜了,从来不可能卖得起价。
就是各个地方特有的水果、蔬菜,也很难做到让全国人民吃上。
哪怕江阮阮已经上交了最先近的发动机,但生产新的汽车,还有公路也都是大问题。
所以江阮阮听到她们这么说,也就直接应下了,“那我以后每天都去码头看看。”
倪晓娇和王君乐见江阮阮对吃海产品,没有任何抵触,笑得一脸欣慰。
她们好多从内路来的军嫂,那是完全适应不了海产品的腥味。
可这边的渔民日子过得也确实是太苦了。
海产品就那么些,这地也种不出什么粮食。
平时就只能指望着她们军嫂买点,好贴补家里。
她们说着,没一会就到了码头边。
虽然时间已经有些晚了,但此时码头还有七八个渔民蹲在那。
他们面前摆着两三个篮子,里面放着的海产品都挺大个的,显然是经过特意挑选才带过来的。
一看到江阮阮她们走过来,那些老乡立刻全站了起来。
“同志,你们看看想吃点什么。”他们操着不太流利的普通话,热络的招呼。
江阮阮一眼就看到了那只跟她脸差不多大的海螺,还有一篮子五六只大鱿鱼。
“老乡,你这海螺和鱿鱼怎么卖的?”她蹲下身子,查看起了想要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