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唐国可以,但要通过考核。
而且唐国不想参与到各国争霸中去,所以不愿意暴露所在地和具体情况给各国,他们一旦去了就很难再回来。
最后一条确实劝退了大部分的人,但依然有很多人决定前往唐国搏一搏机会。
豫州颖川长社韩伯家中。
吴隐之道:“感谢康伯兄一直以来的照顾,今我欲远行,特来告别。”
韩伯疑惑的道:“伯母的孝期刚过……不知贤弟欲往何处?”
提起母亲吴隐之眼眶又红了起来,道:“母亲最大的期望就是有朝一日我兄弟二人能出人头地,眼下我获得了一个机会,想要尝试一番。”
“哦?”韩伯很惊讶:“不知是何人举荐,可能见告?”
这年头出仕全靠举荐,吴隐之家连寒门都算不上,真要追溯祖宗辉煌,要追溯到曹魏时期去了。
也从未听说他家有什么权贵亲戚,也没有听说他认识什么权贵啊,谁会举荐他?
因为两家是邻居韩伯没少照顾他,所以吴隐之并没有隐瞒,道:“前几日我去唐楼侥幸通过考核,准备去那里看一看。”
韩伯连忙劝道:“唐国事情无人知晓,且难进难出,你要三思而行啊。”
吴隐之道:“我已经考虑许久了,晋国的情况你也清楚,在这里我永无出头之日,只能去唐国搏一搏。”
韩伯很想说别着急,等我做了高官一定举荐你。可想想自己现在还是白身,这句话怎么都说不出口,只能无奈的道:
“好吧,既然你决心已定那我也不阻拦了,只能祝你仕途顺畅。”
“谢康伯兄。”吴隐之又有些不好意思的道:“只是我走之后家中就只剩下兄长一人,我实在放心不下他,还请康伯兄多加关照。”
韩伯道:“此事你放心,若有机会我会举荐他出仕的。”
对待吴坦之,韩伯就完全是另外一种态度了。如果不是因为吴隐之,他都不屑于和对方结交。
倒不是吴坦之人品有问题之类的,而是鸿鹄不与燕雀为伍。
他说有机会就举荐吴坦之为官,其实就是随便举荐个低级官吏去做。
不承诺举荐吴隐之,恰恰是因为重视,认为举荐吴隐之当小官是对他的羞辱。
在自己没有能力举荐他当好差事的时候,他宁愿不开这个口。
吴隐之也是明白这个道理的,对于韩伯非常的感激。
等到出发的那一天,吴隐之和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