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了过去,自然也免不了要说现在。
韩平等众人情绪平复一些,继续道:“特殊时期结束后,全国的文艺事业都迎来大发展,咱们电影界的头等大事,就是要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恢复生产,保障供给。
具体措施各位也知道,一个是把一大批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出品、在特殊年代中遭到禁映或是受冲击未能发行的影片重新投放市场。这批经典老片重见天日,再一次点燃了亿万观众的观影热情。
但这毕竟是权宜之计,要解决供给不足的问题,关键还是要尽快恢复生产。文化部在1977年1月向各制片厂下达了年产36部故事片的生产计划。结果7家制片厂马力全开也只完成了21部。那个特殊时期对各制片厂生产机能的破坏可谓触目惊心,想要短期内恢复,又谈何容易?
上影厂厂长徐桑楚说,服装车间里数千件服装发霉破损,无法使用;照明车间的灯具荒废多年,一通电流灯丝就烧断。想要改变这种“溃不成军”的局面,必须从根子上对整个行业进行彻底的治理整顿。
直到去年,各厂的制片生产有了起色。这一年,恰逢建国30周年大庆。在文化部统一部署下,各厂围绕“革命历史题材”“现实题材”“工业题材”“农业题材”的年度规划,分批实施“献礼片”拍摄。大家都在说,制片厂的日子好过了,电影的黄金时代不远了。”
韩平顿了顿,目视全场后,问道:“可真的如此吗?”
不少人皱起眉头,心想,难道不是吗?
只有汪厂长眼睛放着光,看韩平就像看一件稀世珍宝一般,显然汪厂长并不是一般人,他早已看到辉煌中蕴藏的风险。
他能看清楚,是因为几十年来的经验和对行业的深入了解,但韩平……
这也是汪厂长对韩平如此看重的原因,一个年轻人有如此深远的目光,这比他的导演才能还要令人惊讶。
“不,不是这样的。”韩平摇摇头,说出自己的看法,“特殊年代后,国内之所以可以掀起观影狂潮是因为可供人民群众娱乐的手段少,加上那个年代影片来来回回就那几样,远不如现如今的题材众多。于是乎,人民群众的观影热情得到集中释放,有人一部电影港甚至能看几十遍,也是如此。”
“如果一切向好发展,国内的电影业甚至有机会冲出国门,走向亚洲,甚至走向世界!但……很遗憾,这不可能。”
“为什么不可能?”有人忍不住问道。
在坐的各位都是电影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