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便当、沙拉、鲜食、关东煮、热餐这些短保食品,虽然是根据大数据每天多次补货的,但也会产生清尾货的需求,然后从六折开始往下打,一直打到三折。
但门店如果缺货的话,大数据不见得能及时调整,这时员工是可以在工作系统里要求加货的。于是聪明的人就从中找到了漏洞,每天先把一些货放在冷库里,用户来看就是没货,等到晚上进入疯狂打折时间再把保存完好的短保食品拿出来三折卖给外线。在系统里,就显示为货物一天都没卖出去,但最后全都倾销出去了,于是降低第二天的配给拉倒。
这种做法神不知鬼不觉,只要躲开定期巡店员的盘点就可以,就算没躲开也可以推说工作失误忘记摆出来。而且短保食品有很多种,人家有充分的空间轮着来,比如今天搞得金枪鱼三明治两块多一包,明天开始正常的卖,最后每天不管有没人买都在系统里点几下缺货,这样几天之后物流还是会多送。
这样,不知不觉中有人开始一场私人供销链上的狂欢,真别说,一天一个店可以搞走价值上千块的商品。
特别是把这个方法配合上新用户的优惠卷使用效果更佳,而聪明的人总能找到志同道合的,小康的门店又是按地域排布,周围哪里有店,位置在app里都有显示。于是聪明人为了做的不那么明显,又发展了一批暗线,几家店轮着来。
但是小康可是做了风控的!这些店员培训的时候又不培训怎么绕开风控薅公司的羊毛,以为他们的吞吐量不够大就发现不了?这就呵呵哒了!
要怪只能怪人心太贪,不把新用户券叠加上去还不容易特别快速发现。所谓风控,首先最基础的功能就是核验用户的异常特征,因为用户登录app操作的过程中肯定要留下大量信息,其中当然包括设备信息和位置信息这种明显的,也包含操作流程和操作速度等等细节,用于交叉验证。
通过这些信息,新用户用的设备到底是不是“新”的一目了然。然后门店还还出现区域重叠,短时间大规模异常数量新用户首次到店,并且这些新账号再也不登录了,等等等等,各种风控因素交叉报警,特征和变量引导决策,这不是发现不发现而是系统多长时间报警的问题,出了什么事情不就明摆着了吗?
于是巡店组的老大杨成为了拿到切实有效的证据想了个办法,来了个钓鱼执法。首先大数据预测到对方又该搞什么货了之后直接派出巡店员临时上门抽查,并且在巡检的时候故意马大哈,扮演一个喜欢使用传统盘点手段而不喜欢使用设备的土老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