值得跟进。
当初楚垣夕的计划里也有追着小蓝杯开店这个选项(658章)。这些点位既然适合小蓝杯卖咖啡,那就肯定适合便利店卖热餐,当然,咖啡同样是便利店的强项。楚垣夕的计划是两年后每年卖出5000万杯咖啡,只是没有正经咖啡连锁那么讲究,没有那么多的分类,只有短平快的三四类,但是品质可以追求一个不断提升的过程。
如果小蓝杯能空出一些位置,对于志在拿到点位的人来说当然是极好的事情了,原本追过去还要跟小蓝杯竞争一下呢,现在省掉了这个讨厌的步骤。
这事还不能等着小蓝杯真的躺下之后再做,最好是小步跟随。小蓝杯倒闭不倒闭的先不说,后面肯定拿不到钱了,那就不可能继续扩张,只可能开始收缩,一些点位自然就要陆续让出来,这一点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而且这种空出来的点位,价格肯定也比主动去抢一个便宜的多。
这事必须立刻着手去办,楚垣夕一秒钟都没拖延,连夜给范超打电话,范超虽然升任副总,但是拿地的事情还是他来统筹。
第二件事就是小蓝杯的数字资产,比如某些可交易的数据。
不能否认的是小蓝杯在数字化这一点上走的还不错,做个不恰当的类比,比美多强。它的系统肯定是有价值的,但小康用不上,而数据则不然。
当初小蓝杯是从广告公司手里买来一批大数据,作为自己第一期数字资产的地基,然后不断添砖加瓦,到现在肯定已经极大的扩充和完善起来了。
平常这种数据是肯定不会卖的,想都不要想,任何有点雄心的公司都不可能卖,但是现在可不一定。便利店企业和小蓝杯有很多重叠用户,甚至连企业属性上都有很多共性,这种数据对便利店企业尤其有价值。
这件事楚垣夕丢给了袁苜,让她过几天再去接触,她的路子野,过上几天,对方可能会想的更多,更透彻,也更好谈。
第三件事就更不着急了,小蓝杯的人才其实也是小康所需要的。毕竟小蓝杯的主要标签之一就是能够每天开七八家店而且持续下去,是个开店强者。这份功力比楚垣夕深厚,小康的速度跟别人比并不慢,但比小蓝杯慢了差不多一半,让人自叹弗如。
开店这事不是简单的复制人手堆叠上去就行,背后还有物流、仓储、巡店、品控、店员培训等等很多很多事情,最终表现为又开了几家店。
此外数字系统的接入也是有学问的,每天新增n个点位,n等于几取决于整个体统的增殖承受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