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无尽深意,“不在其中,难解其味。”
“难中亦有幸,苦去了甜又来,苦乐相磨相伴,才是一辈子的滋味儿。”话题又在刘氏这里锋回路转。
“还有香气,”思霓接茬过来,“洪山香料用的柏木、榆树是就地取材,须碾碎磨粉,一到晚间,水磨的前前后后便有香气沉淀下来,都是乡里们再亲熟不过的味道,可好闻了。”
“嗯,之前飏儿陪刘世子回来,捎带为我置办了好些物件,光是香品就不少了。”刘氏尚为尽兴,特特地嘱咐起儿子来,“呆会儿,咱们再到集上逛逛去。”
贾飏似早有预料,他故作一副为难的样子:“唉,母亲大人一入集,保准又要走不动道儿了,瞅见哪样儿不好呢?行行重行行,沉湎闹市中。”
贾敏求也笑了:“夫人,界休人道‘香出洪山’,制香确属洪山百业中的翘楚,除却供应全县所需,还源源销往外地,近至五台山,远至异域。包括制香在内,洪山各业所缴税赋占到全邑半数以上,山藏卞玉,水藏骊珠——此言非虚啊!”
(制香的由来:中国用香历史可上溯至神农伏羲,据晋代《封禅记》记载:“黄帝使百辟群臣受德教者,皆列珪玉于兰蒲席上,燃沉榆之香,舂杂宝为屑,以沉榆之胶,和之为泥以涂地,分别尊卑华戎之位也。”又有古人直接燃烧香木,用于祭祀礼仪中,作为沟通天地神灵的纽带。晋代《尔雅注疏》(卷五·释乐第七):“周人尚臭烟气之臭闻者……积柴以实牲体玉帛而燔之,使烟气之臭上达于天,因名祭天,曰燔柴也”。至汉代以后,用香的范围扩大,用香成为上层阶级以至老百姓日常生活的一部分。)
(五台山佛教建筑群:位于山西省五台县东北部,为中国四大佛教名山之一,大孚灵鹫寺,即今显通寺,建于公元68年。)
话说作为佛教名山,五台山上佛寺之始,以大孚灵鹫寺为最早,初建于汉永平十一年,为汉明帝刘庄邀请印度高僧摄摩腾、竺法兰东来传法时,诏令兴建,成为“释源宗祖”之一。
“南无阿弥陀佛!”那刘氏平日虔诚礼佛,她当即双手合十,闭眸持诵,又睁开眼,“这应是老话讲的地灵人杰,不然,此地乡里们怎生都心慧手巧,似我这笨笨的,怕是学不来。”
“夫人贵体福深,何用操劳。”思霓巧然一笑。
“虽说这山上,家家户户无一不擅制香的,但手艺总有高下。”尹横轻轻捋动颌下白须,深邃的目光淌出暖流,“论及香事的精巧细致,自是首推思夫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