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位公子客气了,俺这就带你们去寻老师。”
说完便慌乱的带着众人,往中心处寨子走去。
众人来到最中心的寨子,这寨子比其他寨子大约要大上一倍。
周围用木栏扎起,只留了两个木门,这寨子说是大,其实也不过能住个七八百人罢了。
还隔着一段距离,便听到了里面朗朗书声,却是本届儒家用来识字的《严贞家训》。
寨门之处并无人把守,中年汉子轻轻一推,门边打开了,还招呼着众人跟着他。
寨子里面还有一些苗妇正在锤着桑麻,看到中年汉子都热情的打着招呼,汉子也是一一回应。
这些苗妇看到几人都是唇红齿白的俊秀模样,一边看看众人,一边的交头接耳,发出阵阵吃笑。
张通灵等毕竟经过师傅带领游历过的,大小场面也不知道见了多少,自也是大大方方与众人对视,打着招呼。
赵素历练较少,也不通人情世故,不一会儿便被众人看得面红耳赤。
众人来到一处。茅草搭建的院子,读书声便是从里面传来,院门并未关闭,众人一眼便看到了里面的场景。
只见三十余小童正在摇头晃脑的读书,一个头发稀疏的老者双手负后,有些微微的驼背,一边踱步,一边时不时的点点头。
没有众人想象之中儒门大宗师的那种风姿隽爽、湛然若神,有的只是一个慈祥的老人家。
看到这位老人之后,赵素不待众人反应,快步走入院中,来到老者身旁,双眼含泪的叫了一声“老师”。
文彦殊当年不但是大周丞相,也是当朝太傅,乃是天子之师。
老者听到有人叫老师,转头看去却是一个道装青年,文彦殊眼神浑浊,有些疑惑问道:“小友是?”
赵素当初被废之时,不过是个十几岁的少年,如今过了如今过了十多年,已然长成了一个俊朗青年,且赵素,又身着道袍,文彦殊认不出也便理所应当了。
赵素看着老师满脸的老人斑,泪水终究忍不住喷涌而出,跪倒在地磕了个头道:
“顽劣弟子赵素,见过老师。”
老人看到赵素跪倒,刚要去扶,便听到其口称赵素,瞬间大惊,连忙将赵素拉起,惊疑说道:
“可是陛下当面?陛下怎会来此?”
一边问还一边朝着赵素上下打量。
赵素暂时收起柔弱之态,恭敬回道:
“回老师话,正是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