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次,项元汴得到一张铁琴,琴上印有“天籁”二字。项元汴得琴后爱不释手,将其置于自己的藏书楼中,随后又将此楼命名为“天籁阁”。
一张铁琴为何受到项元汴这般青睐,原来它竟是“晋朝制琴名家孙登所斫”。
此琴为仲尼式,长约1.2米,重十斤六两,系黑铁锻造而成,通身不加髹漆,琴面琴底均有细冰裂纹,琴背铸有两个八分大字:天籁,其下有嵌金丝小篆“孙登”款,并“公和”篆印。
在项元汴死后几百年间,这张琴辗转流传,经过大量研究,最终却认定它是一件赝品。
式样、材质等方面都不对。
——古琴取仲尼式,要到晚唐才时兴,两宋才流行;
——铁制的乐器,一些复杂的工艺问题更是要到宋元之后才得以解决;
——铁琴上的“天籁”“公和”两款题名皆为长方形的均整规则小篆,起住皆为圆笔,这与晋人书写风格完全不同。
这张古琴的真实制作年代,应该是元代。
距离项先生百多年吧,搁当时说是旧仿都勉强。
嗯,这张古琴现在在故宫呆着。
一世英名就毁在跨界上。
真为他心疼。
……
至于这个玩木器的货场再加上紫砂花盆,也是有讲究的。
自古木器和瓷器关联甚密,在家居陈设上瓷器和木器之间的关系很密切。
家具的摆设很有讲究,配青铜太阴,字画又太轻,玉器金器又不宜多,只有配瓷器才最为自然。
桌上瓷砚瓷盏,架上瓷瓶瓷雕,香几瓷炉,屏风瓷罐,床上瓷枕,橱中瓷盘。
因此古玩行当有句话,叫“瓷衬木,木托瓷”,两者陈列,谁也离不开谁。
花盆就是如此,所谓“一盆二景三几架”,有盆必须有几,有几不能没盆。
“牟哥您是行家,有您费心,那还有什么说的?”
常闲道:“不知道行内窜货场一般是个什么章程,您给我说说?”
“这玩意儿说白了就是保媒拉纤,放到现在用演艺圈的话就是经纪人,行内老人干这个的,就是买卖两头都得份儿赏钱……”牟端明沉吟一下道:“那对儿嫁妆瓶子瞧着喜兴,就拿它当赏钱吧!”
那对嫁妆瓷当时是三万块钱跟汉沽大妈收的,顶多值个四五万,牟端明说的轻巧,常闲却知道这个人情是实实在在的欠下了。
要知道窜货场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