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阁 > 历史军事 > 明末大寨主 > 第四十二章 大地主

第四十二章 大地主(2 / 1)

五月十五日,西山号。

戚山寨商事房主事赵福山笑呵呵的在一份契约上写下名字,契约的内容是买下城北一片两百多亩耕地,而出卖土地的一方则是留城县的一个士绅。

“呵呵,契约已成,三个月为限,我西山号会将买地钱款付清。”

那士绅闻言满脸堆笑,连声答应着,然后拿着一部分银钱起身告辞,只盼着赶紧离开西山号。

送走了那士绅,赵福山也松了一口气,这已经是最后一个卖地的士绅了,看着整齐装在木匣子里面的地契,赵福山对刘炀的手段佩服之至:“这么短的时间,寨主就将留城县士绅的绝大部分耕地低价买来,真是好手段!”

随后赵福山吩咐西山号掌柜翟汉丰照看好生意,自己在一队土匪的护送下,急匆匆的赶回戚山寨,向刘炀交差。

两日后,刘炀带着户房主事白蒙生,以及户房招募的十几个书办下山,来到了留城县西门外十三里的一处地方,这里原本是大片的耕地,足有三千三百多亩,分属于周边的几个村子,只是后来都被左近的两家士绅兼并。

这次刘炀带人来到这里只为了一件事:分地。

时间还早,周围却已经聚集了上千人,大部分都是闻讯赶来的无地流民,还有一些左近村子的少地村民。

只见白蒙生在县衙衙役,以及刘炀亲卫哨人马的协助下,正在按照地契丈量核对这片耕地的情况,刘炀则站在一处木箱子堆成的高台上,开始了自己的表演。

“诸位父老乡亲,我乃是戚山寨寨主刘炀,今日到此,只为一件事,那就是分地!”

“我留城县本是人杰地灵之所,但如今却是百姓流离失所,县内困顿贫穷,为什么?就是因为上好的耕地都被大户兼并,以至于富家人少无力耕种土地而荒芜,百姓人多却无地可耕,长此以往必将生变。”

“故本寨主在李知县的大力支持下,散尽戚山寨的钱粮,将县内士绅的耕地尽数买来,从今日开始,便在全县各处同时分地。”

“每户按照人头计算,不论男女年龄,成人一律八亩,孩童一律三亩,每户人口多的,分地就多,人口少的,分地就少。流民分到耕地后,就近安置在左右村子,重新修改鱼鳞图册,从明年开始照常纳税,尔等都听明白了吗!”

刘炀的一番讲解自有亲卫哨的部下高声重复着,直到围观的百姓都听清楚,引来周围百姓的阵阵欢呼,不少流民和贫苦百姓都激动得跪地磕头,嘴里大喊着“刘寨主仁德”、“戚山寨仁义”。

刘炀看着周围脸上也挂上了笑容,自己的两个主要目的全都达到了:一个是大量收获留城县百姓的拥护,另一个就是平均土地。

知县李京奎已经将留城县收缴赋税的事情交给戚山寨来管,这就意味着在平均土地之后,全县的税收将由刘炀支配,平均了土地,就可以增加税收,可以获得稳定的人力支持,更可以为将来戚山寨势力壮大后,铺开新的税制,建立稳定的钱粮供应体系打下基础。

刘炀满意的走下高台,不远处白蒙生已经带人完成了土地的丈量与核对,并开始分地,这边的事情交给手下人即可,像这样的分地现场,在留城县还有十几处,刘炀也几乎将自己的亲卫哨,以及徐明宇的前总人马都分派了出去。

此时刘炀在亲卫哨百总沈从益的护卫下前往县衙,准备就后续修改鱼鳞图册的事情进行磋商。

大明各地府县要修改治下的鱼鳞图册,可不是涂改一番这么简单的,不但要重新编撰,而且新的鱼鳞图册还要一式三份,留城县自留一份,上报徐州府一份,最后一份要上报户部,具体的流程很繁琐。

所以刘炀的意思是“不走流程,只改内容”,说白了就是联合李京奎做一套“阴阳账本”,重新修改过的鱼鳞图册只掌握在戚山寨和县衙手中,上缴朝廷的赋税还按照之前的数额计算。

“要不是此番分地需要县衙的人协助,需要县衙户房交出鱼鳞图册的副本,老子才懒得跟李京奎折腾这些事!”

刘炀心中想着,很快就赶到了县衙。

与此同时,甘老三也在西门外的分地现场,此前已经有县衙的人登记各处流民,甘老三也被记上,此时正焦急的等着叫自己的名字。

“甘老三!”

等了好一阵,甘老三才听到衙役喊自己,急忙挥手跑了过去。

“甘老三,家中仅自己一人,成丁,按规定分地八亩。”

甘老三连连点头,八亩地虽然不算多,但是也能保证自己不被饿死,在如今这个世道里,这已经算是天大的好事了。

“小的明白,多谢刘寨主大慈大悲!”

白蒙生看着眼前这个激动的汉子,和风细雨的说道:“分到了地,我戚山寨还会联合县衙给你安置地方住下,以后就好好耕种,心中要记得这是得了谁的恩情。”

甘老三不断作揖说着:“自然是刘寨主,是戚山寨的恩情!”

“嗯。”

白蒙生说道:“这就对了,以后好好过日子,一切都会好起来的。”

随后甘老三拿到了属于自己的地契,一共八亩,就在不远处一个名为紫金村的村子外面,在看到虽然已经荒芜,但已经属于自己的耕地,以及村子外围两间破旧的土坯房,甘老三不禁泪流满面。

而像甘老三有一样遭遇的流民、贫苦百姓还有很多,从这天开始,留城县大批百姓实质上成为戚山寨的佃户。

白蒙生在返回戚山寨的路上,随行手下还带着大批的新鱼鳞黄册,按照上面记载的数据,戚山寨已经拥有三万九千六百一十八亩耕地,拥有佃户一千五百八十五户、七千六百五十三口,分布在留城县各处乡野,而刘炀也一跃成为留城县最大的地主。

“寨主这是一手好牌啊,虽然只有七千多户,却能带动全县数万百姓心向戚山寨,用不了多久,我戚山寨便能在留城县一呼百应!”

而按照刘炀定下的规矩,这七千多户新安置的百姓算是戚山寨的附庸佃户,所产粮食也要分成三部分,总结来说,就是“交够朝廷赋税的三成,留足上交戚山寨的佃租,剩下的不论多少都是自家的”。

这基本就是改良后的“大明版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而刘炀考虑到明末生产力的不足,也做出了相应的变通。例如:百姓上交的赋税,只需要交当年征税和“三大饷”的三成,杂税和剩余的征税部分由戚山寨承担;还有每户要给戚山寨交佃租,每亩二十斤粮食,剩下的不论多少都自己留下。

虽然百姓除了交税之外,还要给戚山寨交租,与之前的境遇并无不同,但是戚山寨承担了大部分的税赋压力,佃租数额也不大,所以整体算下来,百姓的负担其实的大幅降低的。

刘炀希望用这种办法提高百姓的生产积极性,以现在徐州一带平均亩产一百一、二十斤的产量,最终每户每亩至少可以留下几十斤的粮食。

“真不知道寨主是如何想到这样的制度,不但实行起来难度不算太大,而且会让百姓乐于精耕细作,不断提高产量,当真是好事。”

“只是戚山寨要承担朝廷摊派下的全部杂税,以及大部分的征税、三大饷,负担太重了!”

白蒙生想不明白,即便刘炀要博得名声,也没必要如此耗费财力啊?

就在白蒙生带着疑惑返回戚山,准备陆续整理修改好的鱼鳞图册之时,刘炀也跟李京奎商议妥当,后续修改完毕的鱼鳞图册将陆续送往戚山寨。

“寨主!”

忽然,刘炀看到镇抚房情报司主管徐毅常已经等在门外,于是问道:“出什么事了?”

徐毅常面色凝重,隐约还有怒气:“寨主,属下刚刚得到消息:咱们送往沛县方向的一批私盐被人抢了!”

最新小说: 持娃上岗之雌霸天下 红楼:重生僵尸,我参军修行 大周:我家公主太可爱了 这个暴君,我养的! 大唐:女帝竟能偷听我心声 秦时影帝成长日志 天空中一朵云 我在大唐是传奇 皇叔 隋唐:从突厥入侵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