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处去比别人的长处呢?”
苏叶不解。
“是啊,人各有所长,可我,并无所长。”
甚至在为数不多不费体力的女红上,也是稀烂一片。
缝的衣服,能穿,再要求花样,便拿不出手了。
“可阿娘识字,会算数,还写得一手好字。”
“但这些,在这里,并无用处。”
柳心然摇了摇头。
采莲村和邻村几个加起来识字的人屈指可数。
这里,不需要。
原来有时候一种技能,无处施展,也能成为苦闷的来源。
“这里不用,那县里呢?”
苏叶反问。
什么意思。
柳心然抬眸。
“阿娘,你可知道习得一手好字不易,它远比您想象中要有用许多。”
苏叶声音轻柔,徐徐道来:
“县里的书肆,一本还没指甲厚的册子便能卖出二两白银,供不应求,同一个名称,不同册子中的字迹却各不相同,阿娘可知它们从何而来?”
柳心然摇了摇头。
“是那些书生,那些习字的人”,苏叶循循善诱,“他们同店家商议好,借了模本回去抄写,少则七八天,多则半个月便能抄完一套带回去,那店家便收了书转卖,支付书生报酬。”
“阿娘可要猜猜,这抄书费能有多少?”
“二三十文?”
柳心然已经往高去猜了,毕竟陈阿婆早出晚归,也不过才拿了二十文出头。
“是二三百文”,苏叶笑着纠正,又补充道,“这还只是一本的价钱。”
二三百文?一本!
柳心然猛然瞪大了眼,困意全无。
“你是说……”
写字她自然是会的,伤了腿,可挨不着手,没什么阻碍。
若是能让她来做这活计,一套书少说有两本,按慢了算,半月一套,一月四本,价钱也按最低的二百文算,一月便能收入八百文。
这还只是按最低的算,可她写字娴熟,书生还要以科举备考为主,闲暇时抄写,可她本就闲来无事,可以全力抄写,若是把时间算上,收入又能翻了几倍,少说能有个几两的收入。
几两银子,那便是多少能和药钱相抵了,当然笔墨纸砚的价钱须得算上,可这些的成本会随着时间的流逝,在一次又一次的收益中无限降低。
若是她再努力些,起早贪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