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商周的历史,在后世已很久远,信息不全且失真,某些东西很难说清,可对这时代的人却不一样。
对他们而言,春秋像是前日,战国像在昨天,对这些历史的知晓显然比李念要清楚。
李念道:“我知有人是怀着治国治民之念而来参加此番咸阳大考,因此这编新字和编教材,非强令诸位应下。”
“如今天下一统未足半年,缺官少吏,诸位若有治理地方之能,李某更希望你们去地方任职主政,治民生,办民事。”
“不过,若不愿去地方为官者,还请助李某一番。陛下有旨,凡在此编字修书者皆有官俸,亦有品级。”
李念并不想这么多人都留在这修书,他更希望有些人去地方为官,编新字和教材虽是好事,但治理地方,维护住大秦不崩也要做。
在李念的想法中,想当官的去当官,不想当官的那就过来编字和编教材。
他又道:“百家诸位此番入咸阳,应是为纸而来,凡今日在此的百家学派,皆可得百卷各派经典所需用纸。”
没有利益,只讲情操道德,谈理想报负,确实也能让这些人办事,但哪有既画饼,又给工资的动力高呢?
“之后每年还会给予各派百卷份额,此外若还需用纸,则需诸位自行购买或以积分换取。”
“至于众位担忧百家会被取缔,李某已谏言陛下在咸阳建百家学宫,诸位可在其中设院,研究各自学说,或与其他学派交流辩论。”
大多数百家学派迟早会消失的,但他们的思想学说会慢慢统一、交融于一体,化为一个或者几个。
这是历史的趋势,并不会一直出现百家齐放,诸子争锋的局面。
就算董仲舒未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思想,历史上某个人将儒家灭了,其他百家也不会一直全部存在,他们会决出一个新的王者学派,然后由这个学派来提出“罢黜百家,独尊他们”。
后世王朝看似佛道儒并存,实则佛和道能存在,有一原因是两者还具有宗教属性,有人信便能一直存在下去,哪像某些百家学派,由于没人学,没人信,儒家又成了主流,只能逐渐消没于历史中。
但就算如此,佛、道也融合彼此及儒的内容,早就不是纯粹的道和佛。
都是大杂烩,但只要保持着学说的根基核心不变,那我就仍然是我,不是别人。
诸多百家学派注定要掩没于历史,李念编新字编教材更是会加速这种消亡。
知晓百家学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