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修成二品之后,就再也没有一丝一毫的真气外泄。
而这一次,粉碎的砚台就是女帝真气外泄的最好证明。
似乎是注意到了柳柔的震惊,女帝便冷声说道。
“六成,也就是六千斤,这要是真的,哪怕就是下一道罪己诏也是理所应当的。”
“毕竟朕耽误了大夏很多年,如果他说的是真的,那么这种名叫土豆的植物现在就应该遍布大夏各处才是。”
“朕不怕下罪己诏,朕知道这一次的罪己诏下发之后,即使是有人恶意引导,朕也是功大于过,毕竟种子的分发和育种,到最后一定是朝廷在做。”
“朕不理解的是,郑秀是怎么知道这些东西的,虽然每个人都有秘密不假,但是你觉得他的秘密太多了吗?”
“数术、农学、武道、审讯,这些一个正常的读书人基本上不太会接触的东西,他却是样样精通。”
女帝说到这里,即使闭口不言,柳柔也知道了她的意思。
确实太可疑了,武技可以说是在牢里学会的,数术可以说是君子六艺要学的,农学可以说是在古籍中看到的。
但是审讯这项技能可不是一般人能够掌握的。
而且李援公公向女帝禀报郑秀审犯人时的情况她也看到了。
平日里左右逢源的李公公竟然对这个郑秀推崇备至,甚至已经有点追捧的意思了。
而且还要求所有审讯机构和衙门都应该学习这种“郑氏审讯法”。
甚至李援还给这种审讯方式起了一个好听的名字,那就是“囚徒困境”。
当太多的巧合出现在一个人的身上的时候,那就绝对不是巧合。
“戌、亥,你们两个去暗中保护郑秀的安全,一定不要让他发现你们在。”
“是。”
两个黑影应声出现,向着女帝抱拳。
“每隔五日,上报他平时的行动流程,要是有什么反常举动,立刻来向我汇报。”
“是。”
“盯紧一些,不要让我失望。”
“是。”
十二暗卫中排名比较靠后的两个离开之后。
柳柔也大概明白了女帝的意思,不管这个郑秀身上有多少秘密。
只要他不对大夏造成危害,那么女帝就暂时不会动他。
但是如果郑秀做出什么反常举动的话,那么等待郑秀的估计就是东西两厂的酷刑了。
“把这些东西给御花园看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