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铮并没有第一时间给大哥答复。
他只是用着世界赛作为缓冲的理由,作为一个不太精明的商人,他现在很是迷茫。
他忽然回想起了自己还在上学时,自己初中的语文老师曾经提过一个问题,那便是什么是人生的成功。
那时候的大家,回答的五花八门,有的是事业有成,有的是家庭美满…也有的是回答想当首富想当官,好去造福世界。
但是那些回答,都始终脱离不了钱与权二字。
在那个十四五六岁的时期,大家对与社会有着初步的认知,再加上那是个高速发展的经济时代,无论是电视节目还是教育,都把上学与未来收入挂钩,慢慢的大家似乎都认为成功是与金钱还有权力挂钩。
杨铮还记得自己初中时期所认为的成功,就是年薪百万,有着大房子豪车,虽然那时候的他,对于百万年薪并没有太多的概念,因为他每天的零花钱加上饭钱只有二十块钱。但也不妨碍他接触的电视媒体还有书籍杂志,对于成功人士的标签就是这样。
后来,等他长大了,认识到了现实,只觉得初中的他未免有些异想天开。也因为接触到了现实,他对于成功的标准一降再降,降到最后,似乎也只有“努力活下去”这一个标准。
这也让他,想起了那时候他们回答自己成功标准后,语文老师那有些落寞的眼神。
的确,是有些落寞,一是因为他的初中语文老师,是一个地地道道的理想主义者,或许是因为接触了太多的书籍,语文老师很是博学,历史典故课本上的背景故事,他可以信手拈来。虽然杨铮早已记不住他的相貌,但他这一生也永远忘记不了自己的语文老师在讲解一篇阅读题时,对于作者描写的“瞎子”二字,有着不一样的见解。
他对着自己这批处在懵懂时期的少年人说,这篇文章的作者并不尊重残障群体,虽然他一直想营造自己是尊重残障人士的良心群体,但他在作品里却不止一次用瞎子二字去描写他主人公的生活点滴。若是作者真尊重残障人士的话,盲人二字反而更加切合。
也因此,这位语文老师否定了当年阅读题的标准答案,也告诉了学生们一个道理,那便是标准答案只是应试的参考,每个人心中最真实最热烈的想法,才是这个世界以及他们想怎么样度过自己人生的正确答案。
当然,这位语文老师,放在现在来说,他的道德标准未免有些吹毛求疵了,而且他的生活并不美好,晚年的他,身体不好,妻子和孩子在他中年时期就因为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