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听见这话,脸上露出欣慰的笑容,摆摆手道:“丞相的事,先不急。”
“咱还有些话,要跟你说。”
朱标作揖道:“父皇请讲。”
朱元璋眼中迸发出深意,语重心长道:
“咱还是要说说靖安侯,他这个人受了爵位后,还没有忘记本心,一直住在郊外。”
“这样就更能看到民间疾苦,思考做事不用受诸公的约束。”
“所以啊,标儿,空下来别老是跟在诸公后面,也多找靖安侯谈谈心,看一看靖安侯平日里都在做些什么。”
“咱可以肯定,你能从他那里学到平日里学不到的东西!”
朱标听见这话,脑海里立刻浮现出朱元璋刚才说的制度漏洞。
如此巨大的漏洞。
朝堂诸公怎么可能没有一点察觉?
他们只是选择无视这些漏洞,为以后谋取私利打下基础罢了。
所以,朝堂诸公各个道貌岸然,满口仁义道德,心里想的却未必如此。
圣人曰:兼听则明,偏信则暗。
不就是如此吗?
朱标想到这,深以为然道:“父皇,儿臣记住了。”
朱元璋坐回龙椅上,有些疲惫的摆摆手道:“记住了就好,别的咱也不多说了,你回去吧。”
“是,父皇,儿臣告退。”
朱标作揖,转身离开了乾清宫。
踏出乾清宫门后。
他本想回东宫,但转念一想,还是决定见一见靖安侯。
一是跟这位未来的宰相谈谈心,贴近一些距离。
二是问一问那十六个字落在实处,具体该怎么做。
想到这。
他不再犹豫,转身离开了皇宫。
片刻后。
他来到靖安侯府,敲门后发现是个商贾,就知道靖安侯大概又回城郊的书院了。
于是又叫了一辆马车,往城外赶。
坐在温暖的马车里。
朱标的脑海里还在不断回荡着朱元璋说过的那些话。
只觉得振聋发聩!
“跟父皇比,我还是差的太远了啊。”
良久后,朱标叹了口气,掀开车帘,想要透透气,舒缓一下心情。
刚掀开车帘。
他就在街道上看到了一道熟悉的身影。
瞬间怔住了。
“没看错吧?她怎么在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