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着眼前的林建,已经能够独立写出一个小爬虫程序之时,王向中也是颇感欣慰,这半个来月的时间总算是没有白费。
“要不然,IE(InternetExplorer,Windows内置浏览器)的插件就交给你写了?”王向中笑着提出自己的建议,“可以挑战一下你自己。”
Windows95预装的IE正是3.0的版本,而这个版本的重大更新,便是浏览器相关的插件功能。
不同于现在缩略成一个小图标的Chrome(谷歌浏览器)插件,在那个年代,插件甚至可以取代传统的菜单栏,彻底占有用户的IE浏览器。
当然Windows给与插件如此高的权限,带来的后果也是灾难性的,它催生了一批流氓软件,几乎差点摧毁了整个中文互联网生态。
在未来,有一款名为“3821上网小助手”的浏览器插件风靡全国——与其说是风靡全国,倒不如说是席卷全国,毕竟它的安装方式相当流氓,即便不经过用户的同意,它也能静默地强行安装在浏览器中。
在一开始,3821小助手还只是为了市场占有率而战,而到了后期,它简直就如同一块狗屁膏药一般强行驻扎在系统内,不断地推送污人耳目的广告。
这也就罢了,因为它商业模式的成功,导致一大批同类企业跟风,绕过权限,通过静默安装的方式将流氓软件安装在用户的电脑中。
这些流氓软件不仅会持续推送广告,还会强行消耗电脑资源,让电脑变得卡顿,甚至是无法正常工作。
在流氓软件盛行的巅峰时期,几乎每台华夏电脑中,都至少会有两三个流氓软件的存在,而这也是深藏在华夏网民心中的一代痛楚。
即便是到了21世纪20年代,流氓软件仍然是存在于华夏的电脑与智能手机中,挥之不去取值不绝,可谓是乱象横生。
所以按照王向中的设想,既然流氓软件的出现是必然,那就让他来走流氓软件的路,而让流氓软件无路可走!
当然这也只是一方面,在另一方面,正确地使用插件功能,可以为用户提供更好的上网体验。
正常的上网流程,首先需要打开浏览器,接着在地址栏输入相应的网站域名,再由浏览器跳转下载页面,最终呈现在用户浏览器端。
插件的出现,可以省去在地址栏输入域名这一步,华夏的国情不太一样,没有多少人会愿意记住一串又臭又长的英文域名。
当年的3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