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某种程度上,科技的日益进步对传统的手工艺制作而言是一个不可忽视的冲突。自从六儿婶的大儿子从外地买回豆腐机以后,放在梁氏祠堂对面的石磨就再也没有用武之地,在时光的流逝中逐渐蒙尘,蜘蛛结网。
豆浆机和石磨榨出来的豆浆在口味上存在些许的偏差,可是这一点点的偏差在不是很在乎豆腐工艺的普通村民而言,不值得他们重视。毕竟在农村,怎么方便怎么来,对饮食也没有那么多讲究。
一开始的时候,六儿婶还是挺排斥石磨机器的出现的,她曾经和自己的儿子抗议过——机器做出来的豆浆总是缺了点人情味,比不上传统的石磨手艺。她的儿子据理力争,说机器制作,既节省人力物力,还节省时间,更加减轻磨豆浆的负担。但是这并不能说服六儿婶放弃传统的石磨作坊。
六儿婶的儿子终究是孝顺听话的,挨不住这份爱精益求精的心,把石磨机器彻底丢进了冷宫。
只是维护传统工艺的过程是坎坷而不平的,六儿婶因为腰肌劳损,不能亲手磨豆浆了。这对于一心想劝母亲改用机器作坊的儿子们来说,是一个既忧心又难得的机会。
一天饭后,六儿婶家开始说服大会,连二叔一家都加入了劝说的行列。
二叔点了一根赛神仙的饭后烟,深深地吸了一口,在思考中吞云吐雾,劝道:“大嫂,我仔细考量了一下,你家阿保说的对,要是以前你腰没事之前,你用传统石磨也好,还是用机器也好,我们一家人顺着你的心,也不坚决阻拦你什么,但是现在,你这腰可不能再累着了。”
“可是二叔子,这机器做出来的豆腐在口感上还是有差别的,我黄六儿卖的豆腐,不说黑心肝,但还是要对得起村民的。”
六儿婶眼神坚定,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好说服。
“那你这身体不要了?”他二叔和大哥即使分家了,在心里,大哥还是那个时刻护着自己的好大哥,既然大哥不在家,他帮着劝一下他媳妇在人情和道义上还是需要的。他给自己媳妇使了个眼色。阿宁秒懂,斟了一杯茶,放在六儿婶手心里,推心置腹地说道:
“大哥不在家,这个家就靠你撑着了,你要是倒下了,这后面一群孩子怎么办?等阿保成亲了,娶媳妇生娃了,可还是需要你这个家婆带的,是不?咱们不能成为邻里的谈资,说你这个家婆自私,不帮带娃。你说我说的是不是一个理?”
六儿婶继续保持沉默,只是沉思的面容让他二叔二婶有了继续说服得动力。幸福村的老人常言,不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