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来,朱大太太也没在婆婆面前立过规矩。当时她一过门,就跟着朱大老爷去了任上,公婆不过是逢年节时见上一面,客客气气的就过了。
可是朱大太太很期望能让儿媳妇对自己服首贴耳,恭恭敬敬。她这么出色的儿子,娶了这么个媳妇,李家丫头上辈子可是烧了高香了。
又林留心看着桌上每个人都吃了什么菜。
虽然桌上菜肴丰盛,朱老太太也就动了干丝和虾仁两样清淡的。老爷子没看出有什么特别偏好,什么都动了一些。大太太和朱老太太完全相反,她看来对红烧排骨和扣肉更偏好。朱慕贤则和朱老爷子一样,每样都动过,但蒸鱼吃得多些。
跟胡妈妈打听来的差不多,老太太本就是江南人,口味偏清淡。再加上人有了年纪要养生,肯定不能大鱼大肉的吃。大太太是北方人,这口味就重些。
大太太心思并不在用饭上头,她心里各种念头转来转去,她看着同坐在一张桌子上的儿媳妇。
年轻可真好,皮子细得跟缎子似的。手看着也细滑肯定在家里也是娇养着没做过活儿的。
朱老太太笑着说:“今儿汤不错,天气燥,多喝点汤水。”
大太太答应了一声,朱老太太又想了起来,转头说:“我记得那年夏天你们家烧的那个荷叶羹很好,你娘还说是你亲手做的呢。”
又林也笑着说:“那天出去划船,正好折了很多鲜荷叶回来,就把荷叶磨碎了做羹了,其实还是靠着鸡汤提着味儿。”
“说到鸡汤,都是一样煮法,可那回喝的特别清爽呢?”
又林想了想:“我用茶叶把汤上头的油吸去了。”
朱老太太笑了:“怪不得呢,你倒是会想点子。”
朱大太太看了这和睦融洽的祖孙二人,心说,这张嘴倒是巧。挺会说话的。可是看那样儿哪象是能进厨房的人啊。
反正日子还长着,过日子可不是光凭一张嘴会讨巧卖乖就能行的,就算刷了金漆,日子久了也得露原形。
一回屋里。朱慕贤就问:“你几时还做过好汤?让祖母到现在还念念不忘的。几时再做一次给我尝尝。”又林抿嘴笑:“现在时节不对,那羹是大暑天儿里做的。现在小荷才露尖尖角呢。”
朱慕贤把小荷才露尖尖角念了两遍,目光忍不住就在又林身上勾旋打转。
可不是么。
她还这么这么小。
面庞和身体娇嫩得就象刚刚露出水面的嫩荷叶,正是诗里头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