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机器人的自体密度故意做的很大,平均密度都有2,绝大部分情况都能依赖自身密度下潜。
但水银很明显就是个例外,而且很难解决,就算鱿鱼一号去抱块铁块,铁块也沉不下去,就别说带着它下潜了。
那就没有办法了吗?
刘香湘召集设计院的工程师们进行了内部讨论,想出来别的主意。
先进行基本状况勘探,火岩油的透明度很低,通过加强光线也只能勉强观测到十厘米左右的区域,只能贴着底慢慢来。
花了好几天才探出水银区貌似只有湖心直径百多米的范围,正好沈文剑过来看闪电甲型的状况。
听刘香湘说了下油湖的情况,下面居然还有水银池子,沈文剑也皱眉。
火岩油的存在很影响探测设备,而鱿鱼型机器人为了防止油渗透,探测设备外还有保护壳,效率更低,说不定还有漏探的情况。
“有没有想过可能整个湖底的岩石和淤泥都是飘在水银上的?”沈文剑问。
刘香湘也愣了,仔细一想这种可能还真不小。
以油湖里的温度,水银的密度仍然超过十三,下面所有的小石头、油侵润的土都会浮上来,长年累月下来,把水银盖住很正常啊。
“姚工,让鱿鱼一号守着湖心水银区,鱿鱼二号推动石头看看湖底的反应。”刘香湘很快分配任务。
鱿鱼一号守着湖心,是沈文剑提出猜测后,她开始起疑的部分。
假如是个数千年没有动静的油湖,受水银浮力影响,碎石与泥沙应该会逐渐变得均匀把水银全部盖住才对,即使有一部分水银没被盖住,应该也不至于留下个直径百多米的区域。
鱿鱼二号的行动就更容易理解,直接在湖底移动碎石,造成落差,通过监测被挖开地方是否有较为明显且快速的变化,就知道下面是液态还是固态了。
很快,在湖床距离水银区约一百密度的地方定位,用法术将碎石泥沙排向两侧推出个十米的槽,由于二号趴到槽中测量。
三十分钟,凹槽被填平。
“师父,水银区范围好像很大,怎么办?”刘香湘也拿不准主意了。
凹槽花了三十分钟才填平,说明漂浮在水银上面的土石层已经趋于稳固,而能把整个湖区数米厚度的土石都浮起来,下面的水银层只怕靠两个鱿鱼机器人是没有办法的。
沈文剑没有答案,他还等着鱿鱼一号的结果。
没用太长时间,十来分钟之后报告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