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后挥手,其他的村民连忙退去。
“陛下,您这边走。”
巴思明前方引路,这是简单的作坊,以朱训樘的眼光,也不得不说一句不错。
作坊里尽然有序,一些简易的榨汁机器,还有铁锅,正在熬制蔗糖。
“那些甘蔗为何丢弃了?”
朱训樘伸出手指,指着角落里堆积的甘蔗,四散着,似乎没用了。
巴思明循声望去,恭敬道:“陛下,这批糖是要送入宫内,所以需要选取上好的材料,根据我们的经验,熬制蔗糖需要选择品种,苗长过八者不适合熬糖,而矮过六、七尺者才是熬制糖的良种。”
朱训樘若有所思,巴思明偷瞄了一眼,然后继续引路,便说道:“熬制甘糖需要选择天寒之际,把蔗汁(选色紫嫩的杜蔗)熬熟至稠如饧。先把竹篾插在瓮中,然后灌入蔗浆,用竹席盖上。两日后,液面上析出如细沙的糖晶粒。”
“陛下,您请看,大概就是这样子。”
朱训樘望向容器,只见上层果真有一层西沙般的晶粒。
而后,继续向前走。
巴思明继续讲解,说起来头头是道,朱训樘对这方面没有研究,只能时不时“恩”一声,表示了解。
“等半月后,便会结成这样的小块或缀竹梢如粟穗,渐次增大如豆,或者“成座如山”。直至几个月后,颗粒不复增长,这时要及时倒出剩余糖水,晾冰糖至干硬,否则一旦过初伏,天变热,冰糖就要复化为水。”
“取下竹篾上及釜壁上的结晶即可。”
巴思明道;“陛下,您可以尝一尝,这是初品,也可以吃。”
朱训樘低头望着灰红色的糖块,等周婉儿试毒后,尝了一下,比后世的红糖还有好吃一些。
巴思明瞧见陛下的欣慰神情,心中提着的气好了很多。
走出作坊,又来到一个大翁前,巴思明掀开上面的篓子,说道:“这是保存糖的地方,因为糖很怕阴湿,收藏很讲究,一般得先在一个大瓮的底部铺上一层大(或小)麦糠皮,其上放一个竹篓,篓的底上又先垫上一层笋皮,然后放进冰糖,最后用竹席盖好瓮。这种冰糖以颜色紫者为上,深琥珀色者次之,黄色者又次。”
朱训樘随意道:“一亩产量如何,一年能熬制多少冰糖?”
巴思明沉思片刻,说道:“这也分时候,一年大概能种三次,每次的产量也不一样,这么多地一年的甘蔗产量大概有一万石,最终损耗七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