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人名叫江渔郎,进城,是为了照顾两个孩子读书。
能把孩子送进城里读书,本身就是目光长远的人物。何况,还放下家里的一亩三分地,以及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
要知道,到了两千零零后,那江里的一条鱼,可以卖到几百一斤。
可见,人家江边人,对教育子女,可真是花了血本。
也正是如此,零零后,江边人主持着秋城八大局……
郑八斤听了,有了短暂的沉默,看来,是自己太抠了一些。
笑了笑,说道:“那你一天,可以赚多少钱?”
“不一定,有时遇上几个大主顾,可以赚十来块,如果都是百十斤的买,一天也就几块钱。”
郑八斤有些尴尬,不是在说自己吗?一次两百斤,也算是小主顾,还讲下了三分之一的利润。
江渔郎没有再说话,而是把车放在了单元门前,从车上扛起了一袋煤。
郑八斤扛起了另一袋。
江渔郎呆了呆,看着郑八斤说道:“不用,我再跑一趟就可以扛完。”
“没事,闲着也是闲着,你少跑一趟。”
“呵呵,少跑一趟也不会再少你钱,不然,我这一趟可没什么赚头了。不过,话又说回来,像你这样出了钱,不嫌脏,还帮着扛货的人可是第一次遇上。”
郑八斤:“……”
江渔郎已经扛着一袋煤,开始上了楼梯。
郑八斤忙着跟了上去,说道:“你放心,不会再和你讨价还价。”
“老板,看起来你是个好人,知道你不会再和我讲价,只是,我觉得,你没必要把衣服弄脏了。”江渔郎喘了几口气。
很快就到了三楼,郑八斤挤上前,一只手扶着肩上的煤,一只手拿出钥匙开了门。
江渔郎奇怪地问道:“别人家的煤都是放在走道上,老板怎么要放在屋里?”
郑八斤指了指客厅一角,首先把扛着的煤放了下来,说道:“就放在这里。你是不知道,现在要讲卫生,不能把门口弄得乱七八糟。”
江渔郎放了下煤,呆了呆,心想:这小伙子还不错,还讲起卫生来了,放在家里不是更不卫生吗?
他虽然没有什么环保意识,但是,他儿子已经读初三,常常对他说:“一定要讲卫生,不然容易生病。”
这时,他才看到屋子里的清清,从沙发上站了起来,小步小步地走路。
再看郑八斤气不喘,心不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