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不是炒年糕。
只不过中原没有吃年糕的习俗,更没有做年糕的习惯,所以这个技能显得有些鸡肋。
想要发挥出来,还得趁着年节去江浙一带才行。
菜炒好后,年糕已经蒸好,于培庸也做了汤年糕,一家人美美的吃了顿晚餐,然后徐拙就开车和于可可回去。
到家后,一个开始规划销售部开工后的工作计划,一个则是打开电脑,在吃鸡游戏的旷野中开始消食……
第二天,徐拙没再去老太太家,而是回到店里,开始上班。
说是上班,其实就是为了锻炼身体,几天不做菜,总觉得身体有点僵硬。
一直忙到下午两点,当徐拙放下手中的锅铲,这才有种身体调整过来的感觉。
前几天吃了玩玩了吃的,一直没咋动弹过,今天结结实实忙完中午的高峰期,做了几十道菜,出了一身大汗,浑身通透。
人果然是需要运动的。
忙完手中的活儿之后,徐拙解下身上的围裙,从冰箱里拿了瓶可乐,拧开后美美的喝上一口,真是舒坦。
就着可乐,徐拙吃了大半只甜皮鸭,然后一抹嘴重新回到了厨房。
“建国,泡的芸豆在哪啊?趁着这会儿没事,我把芸豆卷做出来。”
吃饱喝足,也歇够了,徐拙开始准备昨天老太太惦记的那道名叫芸豆卷的小吃。
这是一道有名的宫廷小吃,据说是慈禧太后听到宫外有人叫卖,便让人去买了点,一尝就喜欢上了芸豆卷的口感和味道。
徐拙不知道当年卖芸豆卷的人是不是掌握有狮吼功,声音居然能穿透半个故宫;
也不知道慈禧太后是否有顺风耳,居然连宫墙外的一句叫卖声也能听到。
但是不管如何,这漏洞百出的故事就这么一代代的传了下来,而且还会继续传下去。
想想也是有意思,全国各地很多美食,都喜欢跟大人物挂钩,而频率比较高的,就是乾隆皇帝和慈禧太后了。
一个是下江南的时候,发现不计其数的美食;一个是西逃时候,遇到了许多让老佛爷赞不绝口的美味佳肴。
这些故事不管真真假假,都已经给当事的菜品身上披上了一层传奇色彩。
就拿这芸豆卷来举例,没有慈禧太后镀金的话,就是一道很普通的甜点,普通到连陕北的黄馍馍和东北的粘豆包都打不过。
但是有了那个漏洞百出的故事之后,那就不一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