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听话的这种事发生,所以一定要选定接班的人选。
这个人得听话,还要主动加入皇商会。
最后,也得跟他们有点合作关系,不然这次岂不是白下来一趟?
这一点,两人心知肚明,最近他们像是无计可施,到处乱转,实际上忙的也就是这个。
内阁的每一个人,都不是只有自己。
胡士广和许为京,背后都有一股势力作为支撑,对于办晋商来说,他们两个其实有的是手段,根本不需要朱由校亲自出场。
对于他们来说,现在不过是在找一种能利益平分,而且能让紫禁城里那位高兴的。
既然姓许的已经先出了一张牌,自己于情于理也就应该真正做点事给他看看了。
于是胡士广道:
“行,去就去!”
......
第二天,两人如约来到了太谷县曹府。
太谷县商帮云集,曹家所在的河帮,不过是其中名声稍大的一支,可底蕴雄厚,也有称雄的资本。
曹府后堂厢房的一间精致深密的小花厅,清净喷香,曹三喜正在这里接待他的两位贵客。
“二位阁老,请!”曹三喜面色全是喜悦,举茶道:
“饮酒误事,添为行商之人,便以茶代酒了!”
说话间,两名丫鬟走进来,在胡士广和许为京身边各都放置了香茗、梅汤、茶点的小圆几。
不过两人都没什么心思去动那些东西,胡士广举杯道:
“曹老爷盛情相邀,不敢不来!”
“是啊,我们到太原多日,曹家还是第一个相邀的,人心如何,可见一斑哪!”许为京也道。
曹三喜放下茶水,自有心思。
他当然想通过这两名阁老,带着曹家踏上一步。
要知道,文华殿大学士许为京和东阁大学士胡士广都是山西人士,结识不少地方豪强,连许多官员都是收过他们的提点。
这次下来承办晋商的是他们二人,只怕剩下的十一家晋商现在也是吵翻了天,因为现在他们这个利益集团,已经被打破了。
胡士广和许为京看起来被孤立,可曹三喜知道,没有表象上这样简单,这多半是他们刻意而为。
就从山东等地的事情来看,朝廷每要办一处的商人,后面必定都会推出一家作为主管。
也就是当地皇商会的建立和领头者,曹三喜要为曹家挣一个前程,虽然这可能被十一家富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