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电影审查制度弊端并未完全暴露。
在中国电影被“产业化”之后的这十年里,官方逐渐乐于向国际宣传我国影市的蓬勃和兴盛,但同时又紧握审查制度不放松,“被增长”的总票房数字以及对“世界前列”、“世界几大电影市场”的头衔迷恋代替了原先对电影本身“精益求精”的追求。
在此意识的主导下,‘票房至上’也就自然而然成为了中国电影界“浮夸风”兴起的根源,它与官方毫无改观的‘电影审查制度’共同促成了中国电影如今的癌变。
“审查制度”与“经济利益”存在着根本的互斥性,寄希望二者长久共生、行业因此良性发展无异于痴人说梦。”
孟轻舟没有看过《无人区》未修改版,只知道那家伙选择的上映时间,简直是刀口舔血般的刺激,如果能稍稍按照上映的那一版拍出来,上映时间再晚那么一丢丢,结局应该不同。
宁昊把《无人区》的剧本交给了孟轻舟,让他给提点意见,当然不是现在了,最主要的,还是希望孟轻舟能投资。
“耗子,投资你就别担心了,差多少都算我的,剧本我回家再拜读,两天内给你回话,成不?”
怎么看都不可能亏钱,孟轻舟有什么好担心的,虽然没有招揽宁昊的打算,但朋友之间帮帮忙,也不是不行!
接下来就是毫无形象的狂饮,两件啤酒不到半小时就完了,
老潘和黄博干了一杯,重重的放下杯子:“你们不知道,现在真是缺人,特别是灯光、剧务还有化妆,咱们公司开三部电影,居然还去上影、中影借了一批人,孟总,你得想想办法了,丢人啊!”
中国电影产业缺人才,很缺,非常缺。
而且不是某一环节某一类型缺,而是全方位的缺乏人才。
不是有过一些优秀的剧本乃至电影,就是不缺人才了。
一方面,我国电影产量逐年增多,然而没能上映的电影竟然比电影产量增加的还多。电影产量越高,上映的电影反而越来越少。这其中乱七八糟的因素当然有很多,不过审查肯定是首当其冲要面对的。
另一方面,偶尔灵光一现搞出来的优秀剧本和电影,代表不了整个产业,也拯救不了什么。
中国电影存在优秀的导演、编剧乃至各类幕后工作人员。
但这些“特例”,不能代替整个行业的发展水平。
就整个行业来说,中国电影产业的从业人员水平是落后的,从业人员组成结构也是畸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