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厅长搬着椅子来到沈奇的身后坐下,两人一起看着沈奇的电脑屏幕。
u盘里只有一个ppt文件,沈奇点开文件。
沈奇快速浏览ppt,他有些意外:“光点计划我记得没错的话,这个项目的首席科学家是韩院士吧?”
中国有很多院士,每个奋战在一线科研岗位的院士所负责的科研项目各不相同。
出于保密,沈奇并不清楚其他院士负责项目的具体细节,其他院士同样如此。
韩院士是工程院的院士,沈奇跟他之间的交情普普通通。
没见到这份ppt之前,沈奇略有耳闻韩院士作为首席科学家的“光点计划”,但并不知道“光点计划”具体的研发进度、试验情况。
此刻,“光点计划”的阶段性报告ppt呈现在沈奇眼前。
沈奇不是“光点计划”项目组的人,他觉得马厅长这么做,是不是有点不合适?
马厅长苦笑道:“没错,‘光点计划’是我们能源署主管的重要项目,韩院士是这项计划的首席科学家。但是韩院士年事已高,他最近身体很差,住院了沈院士你先全文看完这份阶段性报告吧。”
“光点计划”是一项工程量浩大的世纪工程,中国科学家二十年前就开始论证可行性,如今进入了试验阶段。
随着生态环境的日益恶化,新能源的应用不能再停留在小规模小范围的阶段。
对于渺小的人类而言,在可预见的未来几百年、几千年之内,有一种自然资源取之不尽用之不竭,还特别环保。
那就是太阳能。
太阳能发电,确切的说应该是光伏发电,是各国科学家都很关注的科研领域。
有些国家,包括中国在内,已经建立起了光伏发电站。
光伏发电站利用定日镜和耐高温光伏电池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但是在地面竖立起大量的巨型定日聚光镜的成本非常高。
成本高是一方面,最关键的是,地面光伏发电站受光强瓶颈的限制,而且还受昼夜限制。
于是一个伟大的构想诞生了---“光点计划”。
“光点计划”的核心技术构想是:将一百二十颗小型卫星发射到地球同步轨道上,它们组成的流体平面构成了同步轨道反射镜。各个卫星控制的流体平面在同步轨道上连成一个可弯曲的弧面,将太阳光反射到地面聚焦。
这项工程量浩大的世纪工程的成本,肯定要比采用定日镜的地面光伏电站高出许多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