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伯父所言小侄听明白了,可可这和我有什么关系?”房玄龄极力主张修路的原因李愔是明白了,可房玄龄为什么要对他说这些,水泥是他发明的没错,但方法已经教给了将作监这些人,以后怎么用就没他什么事了。
“呵呵,修路之事因水泥而起,水泥又是殿下发明的,怎么能说这件事和你没有关系?”房玄龄笑道,李愔刚要辩解,又听他接着说道,“陛下虽一心想要征伐高句丽,但之前我与百官的劝阻,也不是没有一点的效果,现在又有了修路这一正当理由,陛下就算是心有不甘,可也不得不慎重衡量两件事的得失,以我对陛下的了解,他肯定会再次召见我们这些心腹大臣商议,而殿下做为水泥的发明者,也一定会被叫去参加,现在你可明白了?”
“噢,原来是这样!”李愔恍然大悟,搞了半天房玄龄是来当说客的,“房伯父是想侄儿在那天,与您以及各位大臣统一口径,一起劝诫父皇,让他打消征伐高句丽的念头,不知小侄说的可对?”
“哈哈哈~,六郎果然聪慧!”房玄龄大笑道,他费了这么多的口舌,其实就是想说服李愔站在他们这一边。
“呵呵,其实房伯父不用转这么大的圈子,小侄对于现在就对高句丽用兵的事,也是不赞成的,毕竟现在时机未到,我大唐周边也不太平,为了一个小国而大动干戈,实在是得不偿失。”李愔微笑道,对于李世民的高句丽情结,李愔倒是有一些了解,他记得在原来历史上,李世民举全国之兵征伐高丽,虽然前期顺利的收复了辽东,但后来却被一个小城挡住了脚步,最后不得不黯然退兵,根本没有达到自己的战略目地,一直到李治当政的时候,大唐第二次征讨高句丽,这才一举灭亡这个给中原带来无穷麻烦的小国。
不过李愔记得,老李同志征伐高句丽是贞观后期的事,现在才贞观十年,也就是说历史上这次老李同志并没能去攻打高句丽,估计还是和房玄龄他们这些人的劝诫有关。
“没想到六郎你小小年纪,竟然有如此见识,真乃我大唐之福啊!”房玄龄有些惊讶的说道,李愔同意站在自己这边他并不意外,让他意外的是李愔竟然能看到,现在不是征伐高句丽的时机,一个十五岁的少年能有这种战略眼光,这可比绝大部分朝臣看的还要明白。
“哈哈~,房伯父谬赞了!”李愔最喜欢听别人夸自己,更何况夸他的还是大唐的丞相,更让他高兴的差点连北都找不到了。
正事谈完了,好不容易房玄龄能求到自己,李愔仗着这点人情,向房玄龄为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