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然不出赵桓所料,待知道姚端龙口大捷后,张俊愤恨不已,宜川一战,他就觉得自己这个部下夺了好大彩头,心里不是滋味。然而让他带着自己部下两万余人,拼命赶到长安城下,去和几万精锐金国铁骑正面硬磕,他却也没有这个胆量。
所以尽管心里嫉妒,张俊却仍然部勒属下,徐徐而进。姚端等人去主动邀击敌军,一时不能与他会合,却正好给他缓慢进军的借口。
至于忠君报国,他自问并不想做汉奸,却也不想把自己的性命白白填送。反正依他所想,皇帝多半早就风紧扯呼,逃往川中,并无危险,而长安城原本为京兆府,名字堂皇,其实城池规模极小,别说和东京开封比,就是寻常的内地府城也远远不如,不过是唐朝一皇城耳。既然如此,肯定坚守不成,金兵得了城池,也必定去穷追逃走的皇帝,他的部下全是步兵,急切间不能赶到,赶到也可能中伏,不如慢慢走,到长安收拾残局,然后看情形行事,或是去川中救架,与别部兵马一起行动,更或是潼关有失,到时候宋兵大溃败,还得靠他的三万精兵抵挡一下,到了那时,则他张总管的地位必定水涨船高,持节封公,指日可待。
持着这样的心思,张俊所部慢悠悠自嘟延路返回,从得到消息时起,直走了五六天功夫,才出得廊延地界,距离长安数日之遥时。却是听闻长安大捷,皇帝不但没逃,反而穿着甲胄,亲上城头,又用了虞允文这个青年奇才,用骑兵冲跨了猝不及防的金兵,不但守住了城。还破敌于城下。
如此一来,张俊却是提起精神,一面督促自己部下,拼命往长安赶,一面传檄姚端,命他也迅速赶上。
怎料姚端与张宪并不听命,听闻长安大捷,敌兵溃败后,二人在军中合计,知道长安驻兵太少。骑兵根本也不成规模,就算敌人溃败。也没有伤着筋骨,于是临时改道,不曾往长安去,却转向到得龙口。
两千多骑兵与步兵弩手合作,敌人地骑兵战马丢失很多。临时召集起来的一万多人,分属五个万户,编制混乱,互不统属,加上城下一战,彼此芥蒂很深,汉军逃的最早,实力反而损失最小。而韩常因着完颜撒离补对付自己的事,不肯真心出力,几个万户会议二要黄新缚制队伍,沿途保护逃奔的士卒。韩常一概不理,只是想着早点逃回,见到宗弼再说别话。
如此这般,军队新败将帅离心离德,更是削弱战力,等眼前出来一万多精锐宋军时,就是最蠢的金国将领,也知道这一仗不打也先败了。
只是对方扼住自己咽喉,不拼却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