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元盛世,目前还看不出任何衰弱的迹象,因此,陈家变卖一些工坊和商铺,让很多人不解,崔珏为此还亲自来了一趟。
“陈兄,听说陈家在处理一些工坊,莫非是出了什么问题,若是周转不开,我西岭崔家还有些余钱!”
“陈氏发展进入了瓶颈,需要沉淀一下,再者,现在局势不稳,你是知道的~”
话不需要说的太明白,以崔珏的眼光原本也能看出一些事,经这么一提醒,顿时了然,“我西岭崔家不过是崔氏一个旁支,经过这些年的发展已经有了大家族的气象,正如陈兄所言,大世家为王朝所忌,现在也该适当的拆分一下了!”
“拆不拆分倒不要紧,关键是鸡蛋不能都放在一个篮子里!”
……
陈家收缩产业,整顿驿路物流,只是引起了部分商贾的关注,并没有造成太强烈的反响,真正引起强烈反响的是李三陛下的第三次改革。
这次改革的主体还是官僚体系,波及的也主要是朝堂。
首先是“议事堂”的宰相,由原来的五位,增加到七位,这意味着宰相的权力进一步摊薄;
而增加的两位宰相,一个出自内侍,另一个则是为太子专设。
内侍都是皇帝的身边人,此举显而易见是为了增强皇帝的掌控力,而留一个职位给太子,则是为了锻炼太子处理政务的能力,为以后继任做好准备;
不过,现在尚无太子,这个位置暂时虚设;
其次,加强御史的职能,并单独设立监察院。
御史本来就行使监察的职能,但是存在几个问题:第一,以卑查尊,流于表面,比如,让一个三品的官,去查当朝宰相,偏偏又不给他足够的权力,自然只能走个形式;
第二,职权不明,操作复杂;
第三,地方监察不利,多是走走过场。
李三陛下给了监察院直奏权和调查权,凡是牵扯到五品以上官员,可以直接找他禀告;
经过皇帝特批,可以要求包括宰相在内的所有官员,进行协助调查!
许多人对此表示不理解,这位不是不待见御史嘛,怎么会突然赋予御史这么大的权力?
除了这两条,还对官员的年龄和为官年限做了一些限制,比如地方官,刺史以下不得高于六十岁,刺史可以达到六十五岁;
宰相不得高于七十岁,以五年为一届,最多不得连任两届,太子除外!
随着大唐日渐鼎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