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道此姜尚,是不是彼姜尚,不过是不是都没关系,他要的是这一段关于命运的感悟。
轩辕逸华尚未接任昊天上帝之职,身边又有伏羲等人辅佐,暂时无需他操心;轮回盘的炼制也非急迫,于是,他将更多的注意力放在了转世的化身之上……
东海之滨吕氏领地,十二岁的姜尚,有着远超同龄人的成熟,喜欢读书,可惜家道中落,只能在族里识几个字,不过他聪慧异常,天生擅长算学,名传乡里。
有一道人,云游至东海,听说这个少年竟能生而知之,于是暗中观察,发现此子确实神异,又掐算一番,确定二人有师徒缘分,于是主动上门。
修行者在这个时代极受尊崇,姜屠热情的将道人引入家中,“仙师大人,犬子一千之内的计数,能瞬间答出,您若能收他为徒,小人愿意奉上牛腿一根!”
“呵呵,我要先看看他的根骨!”
老道眼中神光闪动,检查了一番,先在眉心处稍作停留,并没有发现异常,随后仔细查看了一下根骨,然后摇头道,“可惜了,虽有宿世慧根,却无仙家资质,只能当某的记名弟子!”
少年姜尚抬头道:“老神仙如何称呼?”
“某太始真人是也!”
“叫元始多好听?”
“呵呵,你我果然有缘,元始乃是某之本主!”
姜尚露出疑惑之色,表示不明白。
“以后你会明白的,现在随我修行去吧~”
“可是,我爹我娘怎么办?”
“等你长大了,艺业学成,可以再来孝顺你爹和娘啊!”
“好吧!”
……
跟随太始真人,修行三十二载,无奈资质太差,只修成人仙之境,相对于同时学艺的申公豹等人,简直是废柴一个。
不过他并不是全无优势,将太始真人的藏书翻看了个遍,并习得太始真符经,这一点,纵然是那些修炼几百年的弟子,也做不到。
修为无法增长,只得下山。
姜尚倒没有赖着不走,师兄弟们都比他修为高很多,既然没有修行资质,何必强求?
没能成仙得道,下山回来已经四十余岁,早过了成婚的年龄,而家里父母都老迈,姜尚除了画符和卜卦,以及满肚子的治国方略,并没有学到赚钱的本事,于是子承父业,当起了屠夫。
不久父母去世,他觉得一直当屠夫也不是个办法,学会文武艺,货卖帝王家,他决定想办法当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