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就是过山鲫吗,虽然大,但确确实实是一条大黑鲫鱼,你看这个鱼鳞,巴掌大一个,亮晶晶的好漂亮。”
“要是没拉铁丝网,它怕是就进了小河,游回彭蠡大湖了。”
“未必,听小松的说法,它应该是从彭蠡大湖游过来的,专门往山上跑产卵,可能我们池家山风水好,它就想来这边产卵。”
池父、二叔、小姑父,蹲在麻袋前,好奇的围观过山鲫。
池母将菜刀拿过来,有些于心不忍:“当母亲的都不容易,哪怕是一条鱼,产卵还要它翻山越岭。”
池父接过菜刀,按住已经力竭的过山鲫。
对准肚子就是一刀:“再不容易,它也是一道菜!”
哗啦一下,一堆金黄色的鱼籽流出来,这鱼籽比普通鲫鱼的鱼籽个头要大,一个一个有绿豆粒大小。
“果然是要产卵。”
池桥松见了,迅速做出决断:“爸,把鱼籽分一下,一半回头我撒进小河里,给这条过山鲫留点后代。剩下的,撒一点撒进咱家的池塘,然后晚上再做一份红烧鱼籽。”
池母听见,十分赞同:“是哦他爸,你按小松说的做,把鱼籽放生,少造一点杀业,就当家里积福了。”
“行。”
池父几个人动作麻利。
不一会儿一条过山鲫就被切好,鱼籽全部留下,鱼肉切一点尝鲜,鱼鳞留一点作纪念,余下的全都放绞肉机里粉碎。
然后拿去肥田。
家里不缺钱,不需要再卖灵兽,而灵兽肉并不一定比普通肉好吃,所以留着肥田最划算。
随后将一半的鱼籽装在大洗脸盆里,由池桥松端着,下山来到小河边。走一段路撒一点鱼籽,将过山鲫的鱼籽洒满整条小河沟。
等返回松园,肥田已经出效果。
肥料库从七包提升到九包,一条过山鲫,涨了两包肥料。
若是把鱼籽全部肥田,恐怕还会再多一包肥料,不过念在过山鲫的翻山传说,鱼籽免去肥田的结局。
一半洒进小河沟,回归大自然。
一小半洒进家里的两口池塘,希望孵化出来的小鲫鱼,能多少沾一点过山鲫的灵性,口感比普通鲫鱼好一些。
还有一小半,成为晚上的晚餐。
“唔,这鱼籽挺好吃,咬起来有弹性。”二叔评价道。
“好吃,好吃。”三岁的池桥东,干脆不吃饭了,就拿鱼籽当饭吃。
其他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