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下头,沉思起来。
封王如果换成这样的形式,虽然依旧彰显王族的高贵,但是比起原来的食邑,已经好了不知道多少。只要这个政策真的推广开,那么以后皇族就算降生再多成员,也不是什么大问题了啊!
抓着空杯子喝了一下,魏征才发现里面已经没了茶水。
白林笑着给魏征又倒了一杯。
“白院长,今日老夫来文院,本来就想看看文院是怎样培养学子的,想不到,还没到正题,你就给了老夫这样的惊喜。”
白林连连摆手:“魏大夫说错了,这个,还不是惊喜,最多是纸上大饼,尚且不能充饥。”
魏征摇摇头:“能不能充饥先不说,既然有了这个苗头,就说明是好的。”
两个人站起身,离开了凉亭。
参观了教室、各个分院后,已经是黄昏时分。
白林把魏征送到了文院门口。
魏征回过头,看着夕阳下染上一层金黄色的文院建筑,说:“难怪那郑诚小儿不过双十年纪,就能胜任一州刺史。文院学子不仅要学习,还要经常到各个地方实习。不管怎么样,他们毕业的到时候,都能掌握一技之长。
读书人放下身子学习农耕一类的知识,老夫今日算是开了眼界了。”
白林笑道:“让魏大夫见笑了,文院教导弟子,就是这样,仰无愧圣贤,俯无愧黎民。不管能不能混好官场,只要能帮助百姓过好日子就好。”
魏征哈哈大笑,白林的话他觉得很对。
混官场混的风生水起有什么用?还不如好好想想怎么用自己学到的知识,帮着百姓过上好日子。
大笑中,魏征离开了文院。
看着魏征的马车离开文院,白林忍不住松了一口气。
说实话,文院现在已经变成了三分的教学方式。
体验了文院学生的能耐后,皇帝每年都会赖着文院要走一些学生填补各处官职空缺,让举荐彻底成了过去式。
这部分学生,会被刻意引导学习地方百姓能够用到的一些知识。
而已经退休的老院长韩崇文,每年都会守住一部分学子,要求扩张文院下属学堂。
这部分学生,都没有进修的机会,而是把文化类课程,学的差不多后,就毕业,到下属学堂教导初级学生。
至于第三部分,则是科研院的名额。
科研院,已经摆脱文院,成了近乎独立的一个地方。
进入科研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