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会为官、不会为臣之道、不会替治下百姓谋福祉,你学问再好都是白搭!接下来,臣建议出最后一道做赋的题,四人通过,四人淘汰,剩下的四人由陛下和臣来考核,题目不能再是吟诗作赋,必须与为官施政之道有关,不知陛下以为如何?”
刘辨也觉得刘成说得很有道理,既然是要官的,考题就不能全部都是作诗作赋的题目,必须要与为官施政有关,于是同意道:“好,皇叔的提议深得朕心,就这么办吧!对了,朕刚才出的一道题也是做赋的,就用这道理作为最后一道做赋题吧!”
“诺!”蔡邕答应,从考题箱中取出刘辨写的那道题,打开念道:“托物言志!”
有小吏当即高声喊道:“八进四,这是最后一道作诗作赋的题,请听题——托物言志!”
意思很明确,也就是要求学子们通过描写一物来表达自己的志向。
剩下的八个学子听了之后开始思索,要描写什么来表达自己的志向呢?有人想到梅花,有人想到了玫瑰,有人想到青松。
八个学子当中有一人皱着眉头思索,突然看见皇帝刘辨身旁的矮几上放着一个鸟笼,鸟笼里关着一只鹦鹉,顿时眼睛一亮,略作思索便泼墨挥毫。
还有一学子看见刘成身边蹲着一只身形庞大、威猛的犬,脸色变幻几次,当即奋笔疾书。
却也有一学子看见池塘里的荷花,马上有了主意,拿起毛笔就一挥而就。
没多大一会儿工夫,八个学子就做完了题,蔡邕立即命人前去收考卷,并封上姓名。从第一个考官开始,每一卷考卷都依次传看下去,看完开卷的考官把答案的题目写下来,等八个考卷都在考官们手里传看了一遍,考官们就对这些答案进行排名,后四名当然是要被淘汰的,不过这还需要经过考官们进行综合评定,毕竟每个考官的看法和决定都不相同。
这八篇答案的考评进行了很久,考官都没有拿出一个统一的意见,有几个考官还为此发生了争论,蔡邕走过去问道:“诸位,可有统一的意见?”
大儒宋忠说道:“蔡大人,前四名的结果已经出来了,就是这四份答卷,另外这四份都是被淘汰的!你看,考核通过的这篇文章分别是《青松赋》、《莲花赋》、《鹦鹉赋》、《忠犬赋》!现在诸位对这四篇文章的排名争议比较大,有人认为《鹦鹉赋》应该得第一名,此赋寓意深刻,状物维肖,感慨深沉,融咏物、抒情、刺世为一体,乃是上上之佳作也,但有人又认为它这是暗讽朝廷无能,实乃大不敬;还有《忠犬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