诺!”
说着,崇祯皇帝抽出腰间天子剑,咬着牙在手中划出一道不算很深的血口,举起来让每个人都能看清楚,才是继续说道:
“大家可能还不知道朕此前曾在京城给过一个口头承诺,那朕今日就来点看得见的,实际的好处!”
说罢,崇祯皇帝对司礼监秉笔太监王德化说道:
“王德化,拟旨!”
“其一,户部暂先拨银五十万两,着工部配合各有司衙门,于钟楼旁侧择址修建忠烈祠,有明一代,忠烈祠香火永不断绝,后世皇帝务必遵循!”
“此事差东厂、锦衣卫联合监督,若有不法之臣胆敢贪污官银,侍郎以下,厂卫皆可先斩后奏!”
“其二,今后凡我大明百姓,户有参军为国效力者,三年之内免除全部赋税、徭役,退伍后每年都可凭军籍与战功到当地官府衙门领取相应的种籽、农具等奖励。五年之内,徭役仍免!”
“其三,若为国战死者家为世代军户、佃农,除供奉忠烈祠以外,可在子袭父职降三级与免家中其余子女军户、佃户身份之间二选其一,并且家中子女之中想要考取功名的,可直接移送当地村塾、里塾念书。”
“无论今后其子女是否考上州府社学与县学,至十四岁之前,一概学务费用皆由官府出资。再加一条,每当逢年过节,当地官府必须要委派专人前去慰问,若有所需,官员不重视者,革职问罪!”
“其四,撤消洪武年以来的屯守之制,自此之后所有卫所军户,只备战,不耕守,种地劳务由军户家中出一至三名男丁负责。若仍有驱使军士耕种,或侵占良田者,无论职务身份,立斩不赦!”
“其五,责户部有司各部院以京畿为中心,统计补发各地驻守官军累年积欠之军饷;责工部及兵仗司、军器司各相关衙门,回收各地驻守军队老旧器械,补发累年积欠之衣甲、兵械。此事若有怠慢,斩首官!”
说完,崇祯皇帝舒展口气,继续道:
“着司礼监将此诏传达天下,咸使闻之。”
宋代开始,抑武重文开始流行,让自家孩子考取个功名,将来好光宗耀祖的想法成了每个人心中的想法,至于参军报效国家,为了建功立业的那群武夫,则成了别人口中的笑柄。
甚至于参军者要在脸上刺字这种和罪犯别无二致的情况也会出现,这就使得秦、汉、唐以来中原男儿的尚武精神越来越弱。
赵宋以来,士大夫和皇帝共坐天下的情况便是常态,除非遇到洪武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