贡院的科考也给附近的胡同带来了繁荣,如出现了售笔纸一条街的“笔管胡同”,有会馆性质的旅馆街道“鲤鱼胡同”,因为考生多骑驴进京赶考,又出现了“驴蹄子胡同”这种市井称呼。
其中鲤鱼胡同原本是一条小胡同,先叫“老人胡同”,进京的考生没钱的寒门占据了绝大多数,一般都骑驴进京住在驴蹄子胡同。
相传,有一次会试时一个穷考生因没有钱,走着进京只得住到老人胡同的一位老人家,在科考的前三天忽降雨水,胡同地面成河,有大鲤鱼出现,后这位穷考生竟考中了第一名“状元”。
从此,老人胡同名气大振,以后考生们又纷纷住到老人胡同,想借运高中,胡同也改名为“鲤鱼胡同”,有鲤鱼跃龙门之意。
到了现在这崇祯十九年,经过朝堂议定,有关政策陆续出台,不少私设会馆性质的旅馆都陆陆续续被兵马司和顺天府衙门强令迁到南城,继而在宣武和崇文一带又出现很多会馆。
与前者不同的是,这些新出现的会馆多为官办,为前来赶考的士子们提供食宿和一些经济上的支持,相当于朝廷资助教育事业。
在贡院至公堂,倪元璐、方逢年、冯铨和张瑞图四名崇祯皇帝钦定的主考官早已落座,其余十几名同考官也是各自摆放桌椅分级落座,整场都显得异常肃穆。
看着众考生拜槐而来,四名主考官计议几句,最后是由张瑞图起身指向旁侧小屋,正色道:“本官为陛下钦点此次会试主考,开考之前,有些话要提醒诸位。”
“此次会试,成规如同以往,击鼓为令,点香计时。”
“诸位士子都还年轻,今后还有的是机会,莫要因小失大,铤而走险,陷入万劫不复之境地。”言罢,张瑞图心道自己算是仁至义尽,咳咳几声,继续道:
“本官宣布,此次春闱,正式开始,落座应试去吧!”
士子们纷纷行礼作揖,齐声喊道:“学生知道了。”
话音落定,士子们开始按照之前分配好的座位和场次陆续入座,在他们的考棚之中,早有贡院的官员将考试有关用具尽数备齐。
东西也不多,一间考棚,一盆炭火、一支蜡烛,便是全部了,今后的三日中,他们吃睡都将在这小小的考棚里。
夏完淳告别瞿昌文,寻到自己的考棚,深吸口气,伸手推门走了进去,见到内中布置之简略,也是叹了口气,摇摇头坐在位置上开始观卷。
他没看几眼,却忽然听到考棚外传来一阵脚步声,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