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为粗浅的层面。 就孙豪所理解的,五行的属性,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在不同的修士眼中,有着不同的理解,五行之属实际已经进入修士修行甚至是生活的方方面面。 比如说,起源于《洪范》的五行观点认为:木的特性:日出东方,与木相似,古人称“木曰曲直”;南方炎热,与火相似,古人称“火曰炎上”;土的特性:中原肥沃,与土相似,古人称“土爰稼穑”…… 而古典《素问》则认为:五行的性质应从“平气”、“不及”、“太过”三方面考虑。平气时,木曰敷和,火曰升明,土曰备化,金曰审平,水曰静顺;不及:木曰委和,火曰伏明,土曰卑监,金曰从革,水曰涸流…… 还有第三种观点认为:木,生发、条达、主仁,其性直,其情和;火,炎热、向上、主礼,其性急,其情恭;土,长养、化育、主信,其性重,其情厚…… 这些观点,孙豪在自己的修行之中都已经或多或少接触过,如今再来修行五行遁术,顿时,孙豪对自己的要求就完全不同了。 五行,无处不在,而对于五行属性的理解,也就是五行遁术的根基。 五行遁术大成之后的标准和标识就是“无物不遁”,那么对于孙豪来说,这其中的根基就在于前期对于五行属性更加深入细致地研究。 孙豪觉得,如若是对于五行属性的了解不透彻,无论如何,五行遁术都是不能大成的。 孙豪一边修行,一边理解,心中越来越明晰。 不得不说,站在一个更高的起点之上后,去修行一些基础一点的功法,感觉又是格外不同。 无论是视觉,还是对其原理的把握,都有着不同一般的根基。 过去,孙豪的修行方式一直是九大修行体系齐头并进,并不是很理解那种单法通天的修士最终是怎么修行的,按照孙豪的理解,只修一种道术的修士,在到了一定的高度之后,必然会受到各种各样的制约,最终成就怕是有限。 可是现在,孙豪开始修行五行遁术之后,心中产生了一个十分清晰的感觉。那就是,当修士的修为达到一定高度之后,再回过头去修行一些低级或者是基础的功法,其实理解起来更加快捷,修行起来的速度也就会相应地快上许多。 那么由此得出结论,实际上,很有可能那些单法通天的修士抵达了一定的高度之后,发现了自身的不足,那么再相应地,去采取补救措施,再来从头开始修行一些必须修行的内容,那个时候,因为修士本身的眼界和高度已经在了,修行起来可能并不会太难。 那么也就是说,单法通天和自己这种齐头并进的修行之术到底谁好,却是需要因人而异,而且到最后,怕都是殊路同归,都必须对修行的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