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府周围如同飓风一样扩散。
尤其是东林书院所在的常州府,无论是儒生还是普通百姓,都已经进入到了一种前所未有的亢奋中。
朝廷的新政声音在应天府东部被彻底阻断,朝廷要加税,要抢粮的消息,已经在各地铺天盖地。
四月二十日,南直隶的情报送到了崇祯的桌上。
崇祯怒道:“他们这是要将南直隶所有人绑在一起来威胁朕!”
在罢免了一百多个官员后,北京的风向已经变了。
没有人再反对皇帝对东南动手,但是却有不少人提出了不同的声音。
例如兵部侍郎兼内阁大学士的韩爌就说:洪承畴杀气过甚,必然在东南树敌太多,引发民变,大势若失,王师寸步难行。
他的意思就是让皇帝赶紧撤掉洪承畴,换一个其他将领过去,不能这么杀,这么杀不但没有作用,反而会在东南失去民心。
他这个想法,有许多大臣都支持。
一时间,弹劾洪承畴的奏疏,厚厚的一大堆。
但崇祯什么态度?
坚决支持洪承畴!
为什么?
东南的民心真的是因为洪承畴杀的有点猛而背于朝廷的么?
显然不是啊!
东南的舆论权掌握在东南的地主、商人和官员手中,他们之所以恨朝廷,是因为中间商在税收中赚了太多差价。
而最后背锅的是他张凡!
这才是东南民心丢失的根本原因,绝不是换掉洪承畴就能解决的。
所有,崇祯不但不撤换洪承畴,还给洪承畴写了一封褒奖的信,对他进行了褒奖和肯定。
四月二十二日,拱圣军携摧枯拉朽之势,向西南边的仪真县挺进。
但是,就是在仪真县,拱圣军遭遇到了进入南直隶之后的第一次顽强抵抗。
仪真县有12万大军,可以准确的说,这12万大军都是杂牌军,很多都是农民。
没有接受过专业的军事训练,就被强征上场了。
不过毕竟叛军后面的支持者都财大气粗,武器都能够快速调度到前线,没有铠甲,却每个人能保证有刀。
而拱圣军全身皮甲,重步兵加轻骑兵,训练有素,军纪严明。
双方在质量上完全不是一个水平。
所以拱圣军进南直隶后就势如破竹。
可为什么在仪真县就受阻了?
难道真的是因为人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