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希望看到两边真的有隔膜,毕竟隔壁住着的都是他的骨肉血亲。
所以,见萧南有事情还想着隔壁的侄子,崔幼伯很高兴,立刻给洛阳的崔泽写信,详细回禀了此事。
崔泽也很满意,那时积微学院还在初创阶段,并没有什么重大的影响力。
但崔泽已经看到了这座学院的巨大潜力,以及能带给崔氏家族的庞大利益、人脉,若是可以,他早就想掺一脚了。
只可惜,老相公过世前,曾言明积微学院是荣寿堂的私产,三名士也是崔幼伯个人请回来的,并不属于他们整个家族。
是以,不管崔泽再心动。他也没有去打学院的主意。
如今见崔幼伯夫妻主动出让,崔泽自是欢迎之至。
经过一日的反复思索和郑重选择。崔泽决定让刚刚回京的崔令文去骊山。
原因很简单,崔令文丁忧前便是国子监的小吏。官职虽小,但对于学院的管理、运作以及夫子、学生间的协调等工作很是熟悉。
除此之外,还有个原因:他不是嫡长孙,荣康堂这一支的重担落不到他头上,门荫入仕,起点太低,且以着崔令文的才能,没有家族的扶持,他很难走到高位。
可家族的资源有限。同样的机会,崔泽更愿意留给崔令元这个嫡长孙。
再加上崔令文本人对仕途并不是非常热衷,相较于在官场奋斗,他更喜欢读书、作诗、交友、游历。
崔令文年纪小,但很为人处世很淡泊,有几分魏晋名士的范儿。
崔泽的眼光很毒,他知道孙儿的这种性格,根本不适合在官场奋斗,当个名士又太耗费钱财了。
崔泽是个很实际的人。他可是由崔老相公、崔老夫人亲自教养大的孩子,他的思想受崔老夫人的影响最大。
所以,在他看来,目前的崔家正是需要全家人齐心打拼的时候。名士的名头或许会给家族增添几分好名声,但实际的效用不大。
崔泽宁肯让孙子去国子监当个博士,也不愿他去四处游历的做名士。
现在有了更合适的地方。崔泽便直接把崔令文一脚开到了骊山,让他负责分院的各项工作。
就这样。原本还在京中与一群麻衣士子吟诗评文的崔令文,摇身一变。成了积微学院骊山分院的校长。
对着这个新身份,崔令文非但没什么反感,反而很兴奋。
凡举文人,都有好为人师的一面,之前在国子监,他只是个说不上话的低品小吏,如今有这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