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云、张郃养精蓄锐,准备决战。”
晋朝大军出击的时候,东吴已经焦头烂额。
陆逊很有谋略,事先就察觉到童远前线黏住吴军,然后主力突破防线,攻击纵深包围前线吴军。
他立刻传信建邺的孙权,建议舍弃交州南海以西、荆州长沙、桂阳以西,缩短战线收缩兵马,避免战线过长被突入纵深而包围。
孙权接到消息,也知道局势危险,可是他下定决心,再往长沙西边的武陵、交州南海郡以西传令时,因为路途太远,信使还在路上,就已经遭遇晋军的雷霆一击。
黄忠、魏延不负众望,突袭拿下长沙,封锁湘水以西敌军东逃的路。
黄於、杨怀等人的水师堵住洞庭湖通往长江的通道,断绝吴军沿江逃窜的希望。
张任又封锁北边道路,一步步南压,打退吴军的数次反击。申隆、严颜从杀入武陵郡,吴军朱然、步骘兵马遭遇了三面包围。
他们两人都是很有些能力的人,但晋军将领兵力比他们强太多,打到这个局面没溃败就已经算是优秀了。
摆在他们面前的是,要不立刻向南突围,要不固守有限的城池,等待柴桑的援军。
往南突围,很可能演变为溃散,因为大伙知道这是要逃命,除了精锐谁会傻乎乎地按计划走?
最后只得原地固守,等待援军。
救不救?
陆逊和朱桓发生了分歧,就连孙权也有些傻了眼。
救,那必须柴桑3万主力一起上,否则杯水车薪。柴桑主力出动,东吴再无机动兵力,现在东线吴军遭遇张辽、文聘、周仓接近10万大军猛攻,局势也非常危险。一旦打到长江边,建邺将十分危险。
不救,朱然、步骘被围歼,军心必然衰落。紧接着交州也一定扛不住。到时候晋军自西向东,可以从沔口、长沙、桂阳、南海这万里宽的战场压过来,吴军还是挡不住。
怎么办?
朱桓认为一定要救,陆逊则尖锐指出,去救就是送死。
孙权这边还没定下主意,朱桓就不听陆逊的号令,私自去救援。
朱桓出身吴郡朱家,陆逊出身吴郡陆家,两家在对付孙家老人上立场一致,但两家彼此有竞争,朱桓凭什么听他陆家的陆逊的话。
他带走柴桑主力1万兵马,又征召了1万郡县及部曲兵,总计2万人马沿着长江,往洞庭湖杀去。
这一来就撞进了童远布置的埋伏圈。
黄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