罢,仅仅象征性的禁止在大汉传播楚国邪说——不许传播,但是很多人都去考……恩,反正不正大光明的学就可以!
其他诸侯虽然没有刘协这么激烈,但大多也都十分不满,毕竟他们只是想要白嫖楚国的技术,并不希望自己治下的臣民,去学楚国的那套新学。
然而……此事的主动权,终究是在楚国手里!
反正我会考,你们爱学不学……
最终结果就是许多其他诸侯治下的考生,也都学了楚学。
当然,学归学,大多心里都是辩证看待,毕竟能千里迢迢远来楚国学考的,基本都是其他各地的世家豪右子弟,多背几遍也不耽误他们的真实想法。
此时如果见到的楚国,是城市简陋不堪,楚民食不果腹的样子,那将楚学吹上天也没用!
相反……
如果能够在第一印象上,起到引爆三观的效果,那么之后楚学也将顺理成章的渗入他们的内心深处。
世家豪右子弟,都是自带利益牵扯、天生就有立场的。
不过华夏文化中,向来不缺从自身立场中跳出来,站到历史进程一边的“仁人志士”。
毕竟华夏文明是很讲情怀的,这在楚国也很常见,尤其是……宗族制的牵绊被有意削弱之后。
而此时展现在其他诸侯治下的考生面前的金陵,一上来便打破了大家的认知——上一次存在没有城墙的都城,还是石器时代的时候吧?
所以楚国更喜欢用“城市”来彪炳,毕竟没有城墙之后,实在没有“池”的感觉。
因为城外的工坊区太大,金陵早就已经拆除了城墙,并且作为楚国的都城,水泥路已经普及。
可八驾马车并行、两侧有行人区的主干道,只允许轨道马车行驶的轨道,以原城墙位置为“一环”,共计已经修了三环的快车道,正在修外圈的第四环……
对于外来考生来说,其实也是“危险”的地方。
礼部为了不发生外来考生接连车祸这种心塞的事情,还专门组织了引导人员。
按照汉人的印象,鼎盛时的长安可以号称人口百万——董卓火烧洛阳时,强行迁徙数百万民众入关。
不过以洛阳城的面积来说,数百万也好、百万也好,不可能仅仅是城墙内的人口,否则也装不下……而应该是整个洛阳、甚至河南郡,包括哪些其他城邑中以及乡间的人口。
以在籍来看,黄巾之乱前,河南一郡在籍的确超过百万,考虑到洛阳是东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