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一起校勘儒学经典,刊正经书文字,刻写太学石经。可惜董贼一把大火,付之一炬啊。”
这是非常令人惋惜的地方。
汉灵帝时期儒学昌盛,因天下经文广集于太学,所以当时太学是天下儒生们向往之地。很多人都在太学读书,后来太学石经刻成之日,太学门口的马车乘日千余两,填塞街陌,轰动全国,可谓兴盛一时。
结果董卓一把大火把洛阳大部分图书焚之一空,即便蔡邕抢救,也只带走了很少的部分,后来曹操让蔡文姬背写很多失传典籍,就是因为这个原因。
现在曹丕又设立太学,但里面的藏书就已经远不如当初那么辉煌。
作为汉末魏初有名的文学家,曹丕博览经传,通晓诸子百家学说,自然对于这些烧毁的经书十分可惜,对于董卓的恶行,亦是极为痛恨。
但痛恨也没用,现在太学缺书的确是事实。
乐详建议道:“陛下还是要多招治古今经文文学的大儒,大儒们虽各治经典,各成一家,但书籍原文,以及他们也都是传承各家学说,如此集百家之长,或许能够恢复当初太学之兴盛。”
“嗯。”
曹丕点点头,这件事情确实应该重视。
乐详见他很好说话,就又说道:“除此之外,还有另外一件事情,希望陛下慎重。”
曹丕问道:“何事?”
乐详说道:“如今很多北方的儒生都以《沈氏经》《诸子言》乃至新出的《人论》为经典,日夜治之。特别是《人论》,其中言论怪异,乃借儒家之衣,歪曲圣人之意,长此以往,恐对陛下不利。”
“唔”
听到这句话,曹丕皱起了眉头。
沈晨现在已是海内知名的大儒,《沈氏经》和《诸子言》的出现奠定了他大儒的地位。
这两本书其实是以儒家思想探讨精神、文化内核的书籍,与王阳明心学贴近,属于对儒家文化的阐释,因此在目前的儒家圈子当中,地位较高,被世人封为经典来治。
曹操早年也觉得这书不错,里面并没有伤害到他统治的内容,所以不仅他看,还让曹丕和曹植学习,以加强他们的政治能力,掌握新的思想。
结果就是沈晨在北方的影响力越来越大,被诸多儒生们奉为当代第一大儒,而且已经有往儒家第四圣的方向发展趋势。
汉朝本身就没有文字狱,文化的传播也受限于竹简,像曹丕的太学一直没办起来,就是各大世家对本家族家传的典籍视如珍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