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上作陪。 郭谦的年岁也不小了,须发斑白,一把山羊胡看着一翘一翘的。 “见过郡王。” 双方见礼之后,郭谦寒暄了几句,然后有些尴尬的道:“敢问郡王,可是和那位沈待诏相熟吗?” 赵允让点头道:“确实是熟。” 他觉得味道不对了,所以面色渐渐冷淡。 郭谦看了边上的赵宗实一眼,长吁短叹了一阵子。 赵宗实却不差这点眼色,就告退出去。 郭谦这才躬身,然后请求道:“郡王,下官听闻那沈待诏要来国子监担任说书……下官……想求郡王一件事……” 赵允让有些懵,就随口道:“你说。” 国子监说书? 那小子竟然得了这个职位? “……下官恳请郡王转告沈待诏,我国子监太小,经不起折腾,他若是无事……那就在家歇着吧……” 郭谦的话让赵允让有些不解,就问道:“为何?” 郭谦苦笑道:“枢密院的宋庠说过,沈安若是回去,就把那枢密使的职位让给他做。” 这是人嫌狗憎了? 赵允让不禁失笑道:“沈安懂规矩,而且国子监只是教书的地方,你却是多虑了。” “懂规矩?” 郭谦的山羊胡子翘起,声音猛地提了起来,如同嘶吼般的道:“郡王,厢军怕是要没了!” 什么? 赵允让不禁为之变色。 郭谦一脸痛苦的道:“那沈安去了一趟中牟,再回来时,官家和宰辅们竟然都同意此后遇到灾荒要先赈灾,先想着原地安置,郡王,以后的军士要少了。” 可赵允让哪里会听他的这些闲话,而且大宋的军队不是少了,而是多了。 等郭谦失望而去后,赵宗实进来,就见到了一个发呆的赵允让。 “爹爹,可是有事?” 赵允让点点头,说道:“灾民编为厢军,这是祖宗之法吧?” 赵宗实点点头,作为曾经的备胎,这些他并不陌生。 赵允让看着这个儿子,不敢相信的道:“那小子竟然颠覆了祖宗之法……” 消息很快就散播了出去。 以后的灾民优先考虑原地安置! 三司的官吏们差点要疯了,王安石也要疯了。 “这是个好消息!再好不过的好消息!” 一向稳重的王安石也欢喜的忘形了,“每年养军要花费多少啊!这下总算是好了,至少以后不至于再多了。” 三司管财务,每年为了养活那庞大的军队,不知道愁坏了多少人。 他欢喜之后就问道:“是哪位相公力挽狂澜?” 在他看来,能做成这事的只有宰辅。韩琦不可能,曾公亮没这个魄力,唯有越发老成的富弼才有可能。 边上的官吏不禁笑了,心想这人太欢喜了吧,竟然连力挽狂澜这等词句都用上了。 可他们不知道王安石正在审视着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