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国忠并不傻,虽然他好吃懒做,但是他明白虽然自己是杨玉环的亲人,但是这么多年不见了,关系难免有些生疏,自己可以帮忙劝说一下她,但是连王爷也搞不定的事情,他一个小老百姓能有什么能耐呢?
那会的满腔热情好像卸了一半,杨国忠的表现也让福贵看在了眼里。
福贵暗恨烂泥扶不上墙:“你能不能有点出息,如今这么好的机会摆在这里,难道你打算放她走啊?”
杨国忠想起过去的穷苦生活,看着现在的样子,他下定了决心:“大人说什么,我就照做什么!”
福贵点了点头:“孺子可教!”
(分割线)
虽然大唐整体的经济一直在上升,苏致远在朝堂之上各种听到户部汇报的国库收入和支出,但是发生在大唐各处不安稳的事情还是很多。
这几个月份来陇州发生了旱灾,而且旱灾面积很大,那边的粮食不足,已经闹起了饥荒,苏致远已经三次在午朝上听到这样的信息汇报了。
陇州虽然地处偏僻,但是却扼守着大唐的咽喉,是大唐的兵部重镇,所以这里闹起了粮荒,不仅仅是影响了当地的百姓,也影响到了这里大量的官兵。
陇右道的面积很大,是新疆青海一带的广阔地域,大唐在这里设立的都护府,但是陇州是沟通大唐东部和西部的咽喉,所以这里发生了粮荒的时候,第一时间,唐玄宗李隆基就下令往那边拨款钱粮,以赈灾之用。
但是这件事情没有这么容易的被解决掉,反而有种愈演愈烈的趋势,下面往上面的加急奏折是一封接一封啊,苏致远虽然对这个事情没有职责,也明白了事情的严重性。
今天唐玄宗再次派人抽调国库的钱粮送往了那边,加上这次的押送粮草,已经是第三次了,这两天李隆基都为这件事发愁不已,好像这次粮荒的面积很大,受灾的人相当多,相比较北方的战事来说,那个倒是小事了。
然而这个粮荒是旱灾引起的,除了旱灾,还遭遇了蝗灾,所以这次受的灾害是雪上加霜,陇州那边的奏折传来,好像已经死了不少人了,如果不处理好,还有可能引发瘟疫。
从陇州一带朝着东部逃荒而来的人应该也不在少数,这样的天灾,在朝堂之上臣子们也都是无能为力,即便是丞相张九龄液体不出什么很好的建议。
这件事情上,李隆基倒是没有怪罪众人,因为在这个蝗灾没有天敌的时代,这就是比天灾还恐怖的东西,他们能做的就是抽调这边的粮草去支援陇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