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从山海关上空划过,渐渐向关内辽阔的大地斜斜行去,将这一片秀丽壮美的山河平原,还有沿着山脊修建的长城,都笼罩在无限美好的夕阳之下。
在天下第一雄关的城楼上,一文一武,一老一壮,两个大明的官员正手扶着垛口,望着山海关内一大片正在搭建中的窝棚,都忍不住一声叹息。
少壮的武官是个长得相当魁梧精壮的汉子,国字脸盘,浓眉大眼,鼻直口阔,胡须连鬓,威风凛凛。此人正是如假包换的真吴三桂,朱慈烺的二舅哥,手握四万雄兵,一念之间就足以改变天下形势的大明辽东总兵官平西伯吴三桂!
“如此雄关......本是汉家天下的屏藩,若是让东虏由此入口,将来会否变成引狼入室,从而铸成大错?”
吴三桂发问的对象是四十多岁的中年人,身穿蟒袍,黑面长髯,浓眉紧锁,似乎在苦苦思索。
这人名叫王永吉,字修之,如今官拜蓟辽总督,算是吴三桂的顶头上司。不过他这位总督大人所管辖的地盘差不多都丢完了,只剩下永平一府,而且还岌岌可危。
现在山海关内有李自成的“百万大军”,关外则是东虏八旗在虎视眈眈,真是有点腹背受敌,走投无路的意思。
“长伯,”王永吉唤着吴三桂的字号,抬手指着那些正在搭建窝棚的百姓,“如今哪儿还顾得了将来之事?你我便不是为了报答朝廷大恩,也得为此地三十万生灵思之吧?他们都是随着你我抛别家土,一起入关的。你我总得为他们谋一个出路吧?”
搭建窝棚的人都是从关外的宁远迁入的百姓。根据崇祯皇帝在三月六日下达的圣旨,放弃宁远重镇的同时,还必须将百姓同时撤入关内。随行者多达三十万人,大多是关宁军将领军士的家眷。其中一部分将领的家属还有些余财,衣食总算无忧,还可以住进山海关附近临榆县城。而一般的军士家眷乃至普通百姓,可就缺衣少食,加上长途跋涉,真是苦不堪言。
本以为入关后可以很快转移到南直隶各地,得到妥善安置。可没想到吴三桂的前锋才到玉田,就得到了北京陷落,崇祯皇帝和太子生死未卜的噩耗,而且李自成的大军也趁机压了上来。不得已之下,吴三桂只好收兵退回山海关。而跟随他入关的三十万百姓,也就只能在山海关下暂时栖身了。
这下可真是人人愁眉不展,个个怨恨不已了。而比愁、怨情绪更加糟糕的,则是看不到前途和生路的绝望心情!
这里的三十万人,包括跟随吴三桂、高第(山海关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