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有千秋。
清军自然拥有骑兵方面的压倒性优势,所以从江北大营北上的明军,只能在大军附近勉强支撑起一个骑兵搜索幕——这还是依托着主场优势和淮南众多的河流才得以实现的。
在炮兵方面,清军拥有大量的红夷大炮,实力不弱。可朱慈烺的新军却有一批西洋炮手和他们手把手教出来的新军炮手,虽然在火炮的口径上吃亏(主要是三磅团炮),但是技术上的优势明显,还是可以占据一点上风的。
而在步兵方面,由12个模范团加上8个普通步兵团组成的新军北上军团当然是拥有绝对优势的。
光是20个团的五万大军,就能在数量上压倒豪格了,况且12个作为主力的模范团都完成了“莫里斯战术”的训练,火铳和长枪的装备比例达到了一比一,总共配备了近支鸟铳和斑鸠脚铳!
火力之强大,根本不是以绿营兵为主的清军步兵可以抵挡的......这也是朱慈烺敢于决战的底气所在!
朱慈烺有底气,他的对头豪格当然也是底气十足!
现在豪格的中军大营,就设在濠水东岸,和凤阳城的东面城墙相聚不过五六里地。这是一个骑兵大营,通路开阔,控制范围极大,哨骑放得很远。大营旁边就是濠水,不仅可以作为依托,而且还方便放马饮马。大营东侧也没深沟高垒,只是挖了一道浅浅的壕沟,用挖出来的泥土垒了一道胸墙。
壕沟和胸墙起自紧挨着凤阳城的临淮县城外,止于濠水的支流东濠水,全长有十几里。这道壕沟加胸墙的防线是用来隔绝临淮县城和凤阳之间联络的——临淮县城顾名思义就是紧邻淮河的,城北就有临淮码头,城池有改了棱堡,还是江北总督、凤阳巡抚侯恂驻扎之地。临淮往东,依着淮河还有五河、泗州、盱眙三个棱堡,而黄得功的大军现在就摆在泗州和盱眙。
所以在豪格、鳌拜等人看来,明军的援兵多半是沿着水路从临淮方向过来的。因此才在渡淮之后,马上绕到凤阳城东,控制了濠水,布下了大营,还挖了壕沟,垒了胸墙,甚至还准备在濠水和淮河交汇处修建炮垒——这处炮垒距离凤阳城东北角也不算远,也就三四里地的样子。
因此架设在那里的红夷大炮不仅可以封锁淮河,还可以用来轰击凤阳城!
而在凤阳东南方向上,豪格和鳌拜却没有修筑什么工事,完全靠着骑兵进行警戒和封锁。以八旗骑兵的能力,敌人隔着老远,就能被他们发现。如若来的也是骑兵,自有八旗铁骑对付。要是大队步卒从东南陆路逼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