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战争的资源!
在这个时代,真正重要的战争资源就是四种:一是粮食,二是马匹,三是火器,四是人力。
多铎掰着手指头道:“关外地盘这两年发展的不错,人口已经增加到了二百几十万,开垦出来的耕地在3000万亩上下。这几年为了与民休息,租税往少了收,也能有200余万。战事如果大起,再翻一倍也是能承受的。所以有关外在,咱们的粮食还是够吃的!”
现在是小冰河期没错,但是真正造成粮食严重减产的其实不是气温过低,而是中原和西北的长期干旱。
而在东北的南部地区,冬季的降雪很多,夏季的雨水也还充沛。虽然冬天的最低气温还是太低了一些,但是夏季还是有两三个月比较暖和,而且日照又特别充足,足够一季的小麦、大豆茁壮成长了。
如果想要靠东北南部这块地盘供养几千万人口,当然是不可能的,但是多铎的“关外王国”只有两三百万人口,所以寒冷的东北平原南部就足够充当粮仓了。
多铎接着又道:“至于马匹,关外北部、西部的草场,加上坝上草原和喀尔喀蒙古,也足够供应了。
而火器和人力都还是比较缺乏的!
其中火器得通过海参崴的毛皮贸易取得......这就需要咱们牢牢控制朝鲜,要不然海参崴港口就在人家的刀口下面摆着了!
至于人力,也得让朝鲜来供一部分!当兵打仗的人力可以指着关内、关外的九旗子弟,但的夫子就得朝鲜人提供了。咱们要用关外的粮食供关内的战事,那就从辽河河套往北京、大同运粮,这可就是1300里到1500里......如果不能沿途设置粮站,并且让民夫屯垦自养,那么转运粮食的损耗可就太大了。千里转运,十不存二啊!
而这运粮、屯田的民夫必须让朝鲜国来出!”
多铎现在提出的运粮方式称为“接力运输”,就是将1500里的运粮距离,按照几天一段的标准,拆分成数十段。在运输线沿途设置数十个粮站。每个粮站都管辖数量不等的民夫、车辆、牲畜——因为运粮车队本身就有消耗,粮食从发运点开始,在运输过程中应该是一天比一天少的......民夫和牲口都要吃啊!
所以设置中转站,搞一站一站的接力运输,就能在运输过程中不断减少民夫和牲口——粮食少了,运粮的人畜当然要及时减少,要不然就浪费了。
如果能在中转站附近开垦屯田,解决民夫和牲口的口粮,那么运输的效率就能大大提高